甲、申論題部分:(50 分) (一)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二)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三)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甲乙兩人結褵數載,鶼鰈情深。乙平日在家操持家務,甲趁著數日連假,開著愛車載乙遊歷花東。不料途中遭酒駕的丙衝撞(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零點一五毫克),甲不僅愛車全毀,且全身骨折、五臟六腑俱受重創,乙則奇蹟似地毫髮無傷。甲於住院治療期間,頻繁接受手術,加上頓時失去收入及須支付龐大醫療費用等壓力,痛苦萬分,所幸尚有乙日夜相伴照料。惟甲在治療數月之後,仍傷重不治死亡。乙悲痛地為甲辦理後事。乙係甲唯一的繼承人。試問:乙對丙有何權利可資主張?(25 分)
|
二、甲與乙、丙共有 A 地,三人應有部分登記各三分之一。某日,甲乙不顧丙之反對將 A 地以低於市場行情的租金出租且交付於丁使用。試問: (一)丙得否請求丁將 A 地返還於全體共有人?若不得,丙有何其他救濟手段可資主張?(10 分) (二)若丙無奈之餘,向好友戊傾訴此事,經戊慫恿,丙將其應有部分讓與戊。試問:戊得否請求丁將 A 地返還於全體共有人?(15 分)
|
乙、測驗題部分:(50 分) (一)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答案。 (二)共 25 題,每題 2 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財團法人之董事,代表法人向他人借款,嗣後何人應就此一借款債務,負清償責任? (A)法人單獨負責 (B)董事單獨負責 (C)法人、董事個別負責 (D)法人、董事均不須負責
|
2 關於甲主張其與乙通謀而為之虛偽意思表示無效,及丁之債權人丙依民法第 244 條向法院聲請撤銷丁對戊無償贈與其金錢之行為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丁之意思表示均為有效意思表示 (B)甲僅得於與乙所為者係有償行為之情形,始得主張無效 (C)甲乙間之法律行為不限於財產行為,丁戊間之法律行為則限於財產行為 (D)即使丁對戊之贈與未害及丙對丁之債權,丙仍得聲請法院撤銷該贈與行為
|
3 甲現年 17 歲,假造其父母之同意函,向經營機車行之乙購買機車 1 輛。甲乙間買賣契約之效力如何? (A)有效但得撤銷 (B)效力未定 (C)無效 (D)有效
|
4 依民法規定,關於旅客之行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運送人對於旅客所交託之行李,如未另收運費,不適用物品運送之規定 (B)運送人對於旅客所未交託之行李,如因自己之過失致有毀損者,仍負責任 (C)運送人對於旅客所未交託之行李,如因其受僱人之過失致有毀損者,仍負責任 (D)運送人對於旅客所未交託之行李,如因其他旅客之過失致有喪失者,不負責任
|
5 甲登記為 A 屋所有人。關於甲如何行使 A 屋所有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得將 A 屋所有權讓與他人 (B)甲得請求無權占有 A 屋之人返還 A 屋 (C)甲得使用收益 A 屋 (D)甲得於 A 屋上設定普通地上權
|
6 下列關於不動產役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不動產役權係以他人不動產供特定便宜之用為目的 (B)不動產役權係需役不動產之從權利 (C)不動產役權因時效而取得者,以繼續並表見者為限 (D)不動產役權不得就自己之不動產設定之
|
7 甲女未婚生下乙女,在乙 5 歲時,將乙出養於丙、丁夫妻,並與丙之母親戊共同生活。10 年後,某日丙、丁不幸遭遇空難,同時死亡。乙為賺取學費,欲在己經營之速食店打工,其僱傭契約應經下列何者允許? (A)無庸得任何人之允許 (B)甲 (C)乙之生父 (D)戊
|
8 甲已喪妻,有子女乙、丙二人。甲培養乙子赴美留學花費新臺幣(下同)500 萬元。丙女結婚時,甲花費 500 萬元購買小套房一間贈與丙。甲死亡時留有財產 500 萬元。甲之遺產分割時,乙可分得多少遺產? (A)0 元 (B)250 萬元 (C)500 萬元 (D)750 萬元
|
9 甲受監護宣告,法院選定其女乙為監護人。乙所為之下列行為,何者應經法院許可? (A)甲被診斷為末期病人,意識昏迷,乙同意不實施維生醫療 (B)甲罹患長期慢性病,需要醫護服務,乙代理甲與長期照顧機構訂立入住契約 (C)甲需要醫藥費,活期存款金額不足,乙代理甲將丙銀行之定存解約 (D)甲所有之 A 屋過度老舊,乙代理甲將 A 屋與其基地為對價,與建商丁訂立都更合建契約
|
10 甲立遺囑將百萬鑽戒遺贈媳婦乙。某日甲之友人丙因應酬需要,向甲商借該鑽戒佩戴。惟該鑽戒不慎滅失,甲因此氣急攻心而死。甲所為遺贈之效力為何? (A)因遺囑無效,遺贈亦歸於無效 (B)遺贈視為撤回 (C)推定以甲對丙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為遺贈 (D)遺贈有效,乙僅得請求丙交付同等價值之鑽戒
|
11 下列何者具有完全行為能力? (A)現年 17 歲之甲 (B)現年 18 歲之乙 (C)現年 19 歲已離婚之丙 (D)現年 20 歲受監護宣告之丁
|
12 15 歲之甲未經法定代理人允許,所為下列之法律行為,何者有效? (A)單獨行為 (B)處分不動產 (C)日常生活所必需之行為 (D)設定普通抵押權
|
13 下列關於輔助宣告之敘述,何者錯誤? (A)受輔助宣告人並未喪失行為能力 (B)受輔助宣告人之財產,應由輔助人管理 (C)法院得依聲請,指定受輔助宣告人所為之法律行為金額在新臺幣 50,000 元以上者,須經輔助人同意 (D)法院得依聲請,指定受輔助宣告人申辦手機門號及辦理信用卡之法律行為,經輔助人同意方為有效
|
14 下列何者非屬不法侵害人格利益之情形? (A)新聞網站未加查證,於明知報導內容不實後,卻拒絕將該報導自系爭網站移除,繼續供他人任意連結轉載 (B)於他人居住區域發出超越一般人社會生活所能容忍之噪音 (C)新聞媒體對於雙方均非公眾人物之私權爭端,揭載足資識別之個人資料 (D)利用購買人輕率無經驗而使其購買非必要之高價商品
|
15 下列關於短期消滅時效之敘述,何者錯誤? (A)僱傭關係所涉薪資之請求權,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B)商人、製造人、手工業人所供給之商品及產物之代價,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C)會計師之報酬及其墊款請求權之行使,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D)醫師之診費、報酬及其墊款請求權之行使,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
16 甲將 1 部電動機車出售於乙,乙又將該車贈送並移轉所有權予丙。後來發現甲乃受監護宣告之人,但乙、丙不知此情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乃受監護宣告之人,故其所為之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皆無效 (B)乙贈與丙之電動機車,因由受監護宣告之甲處所購得,故乙丙間之贈與契約無效,移轉電動機車所有權之行為,亦無效 (C)善意的乙已將電動機車無償讓與丙,故不負返還之責 (D)善意的丙因善意受讓取得電動機車所有權,其受有利益雖有法律上原因,但基於衡平保護甲之利益,甲得類推適用民法第 183 條規定,向丙請求返還電動機車
|
17 民法第 225 條規定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嗣後給付不能之法律效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債務人免給付義務 (B)債權人得向債務人請求讓與其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C)債權人得向債務人請求交付其因給付不能所受領之賠償物 (D)債權人得向債務人請求損害賠償
|
18 甲乙丙共有 A 地,其應有部分各為 1/3。甲未經乙丙同意,而擅自在 A 地上架設太陽能板。試問:乙丙不得對甲主張下列何種權利? (A)因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B)共有物返還請求權 (C)不當得利請求權 (D)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
19 甲因赴外地工作,遂將其所有之 A 車交付予乙,由乙為其保管。雙方並約定乙每週短暫發動引擎兩次,以免 A 車因長時間停放而受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甲乙就 A 車之返還,定有返還期限時,則甲不得隨時請求返還 (B)若甲乙就 A 車之返還,未定有返還期限時,則乙得隨時返還 (C)若乙未經甲之同意,即逕取 A 車載友人丙出遊。途中因另一駕駛丁未注意車前狀況而撞上等紅燈之乙,致 A 車車尾凹陷,則乙就 A 車所生之損害,對甲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D)若乙未受有報酬,仍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 A 車
|
20 甲發現乙有珍貴花卉種籽,暗自取走後,將種籽栽種於甲之母丙的農地上。半年後花朵盛開,該花朵現為何人所有? (A)甲 (B)乙 (C)丙 (D)乙丙共有
|
21 甲向乙借款,並將所有之 A 屋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予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乙將對甲之債權讓與給丙,該最高限額抵押權並不隨同移轉給丙 (B)乙對甲之債權如歸於消滅,該最高限額抵押權亦隨之消滅 (C)該最高限額抵押權不因乙死亡而消滅 (D)乙實行抵押權之費用不計入抵押權擔保債權之最高限額
|
22 下列關於民法區分所有建築物規定之敘述,何者錯誤? (A)區分所有建築物,乃數人區分一建築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就專有部分有單獨所有權,並就該建築物及其附屬物之共同部分共有之建築物 (B)專有部分與其所屬之共有部分及其基地之權利,得分離而為移轉或設定負擔 (C)共有部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經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特定所有人使用 (D)專有部分得經其所有人之同意,依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人共同使用
|
23 下列關於普通地上權地租之敘述,何者錯誤? (A)地上權定有期限,而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地上權人得支付未到期之 2 年分地租後,拋棄地上權 (B)地上權未定有期限,而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地上權人得支付未到期之 1 年分地租後,拋棄地上權 (C)地上權設定後,因土地價值之昇降,依原定地租給付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請求法院增減之 (D)土地所有權讓與時,已預付之地租,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
24 甲患有思覺失調症(原稱精神分裂症),時癒時發,經甲母乙之協助隱瞞,甲於某年 4 月 1 日成功與丙結婚。丙結婚次月 1 日始發現上開情節,丙於同年 12 月 1 日訴請撤銷甲丙之結婚,是否有理? (A)無理,丙發見詐欺後起訴,已逾 6 個月 (B)有理,乙為第三人,不得對表意人為詐欺 (C)有理,丙發見詐欺後起訴,未逾 1 年 (D)有理,甲非明知第三人為詐欺,但與有過失
|
25 甲、乙共同繼承父親現金新臺幣(下同)1000 萬元,而甲生前曾向父親消費借貸 500 萬元,還沒有償還,經計算甲僅得繼承父親遺產 250 萬元。其法律關係為何? (A)特留分扣減權 (B)特種贈與 (C)普通贈與 (D)債務之扣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