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論營業許可基準之司法審查-兼論我國憲法上營業自由之限制
編著譯者:
李惠宗
出版日期:
1990.01
刊登出處:
台灣/
經社法制論叢
/
第 5 期
/227-264 頁
頁 數:
35
點閱次數:
1028
下載點數:
14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李惠宗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營業自由
;
營業許可制
;
營業
;
司法審查
中文摘要:
近年來,「自由化」、「國際化」已成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蓋政府已體認到,欲維持台灣目前的持續繁榮的局面,捨此道別無他途。誠哉斯言。唯欲國際化又以自由化為基礎。而所謂自由化、國際化也者、通常即指經濟的自由化與國際化而言。然則,即使在完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營業果真為完全的自由?其實不然。蓋經濟行為不但攸關國計民脈,亦與公共秩序息息相聯,故國家通常為一定程度之介入,其方式則多以營業的許可,甚或特許的制度加以規制。但問題乃又折回,立法者以何種理由允許國家介入始能在營業自由的保障與公共秩序的維護間求得一均衡點?此種理由司法審查宜站在何種觀點予以檢視?此即涉及營業自由是否為憲法所保障之權利、及營業許可之基準與司法審查關係。本文擬從德、日兩國的實務發展經驗藉以比較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所著解釋,並嘗試對我國憲法有關營業自由的規制問題作一體系性的檢討。
目 次:
壹、前言
貳、營業自由之概念
一、營業之意義
(一)最廣義的營業
(二)廣義的營業
(三)狹義的營業
二、營業自由之意義
(一)西德基本法上之營業自由權
(二)日本憲法上之營業自由權
(三)我國憲法上之營業自由權
(四)管見
(五)本文範圍
參、營業許可制之基準
一、營業制度之類型
(一)放任制
(二)申報制
(三)準則制
(四)許可制
(五)特許制
二、營業許可之目的
(一)警察目的
(二)福祉目的
(三)財政目的
(四)財產保全目的
(五)供需調整目的
三、營業許可之基準
(一)營業設施之使用權源
(二)過剩供給之防止
(三)人的要件
(四)物的要件
(五)申請競合時之許可基準
肆、營業許可基準之司法審查發展
一、西德(藥局判決)
(一)事件背景
(二)判決要旨
(三)評釋
二、日本
(一)公眾浴場距離限制事件(合憲判決)
(二)零售商業調整特別措置法事件(合憲判決)
(三)藥事法距離限制事件(違憲判決)
三、我國
(一)釋字 191 號解釋(藥師販售藥品登記事件)
(二)釋字 206 號解釋(鑲牙生醫療廣告限制事件)
四、我國憲法上營業自由之限制
伍、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22、23、103、142、144、145、152 條 (36.01.01 版)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法 第 4 條 (47.07.21 版)
自來水法 第 19 條 (55.11.17 版)
營業稅法 第 2、3 條 (77.05.27 版)
銀行法 第 26、29、35-2、52、53 條 (78.07.17 版)
證券交易法 第 44 條 (72.05.11 版)
證券交易法 第 44、57 條 (77.01.29 版)
電業法 第 1、3、20 條 (54.05.21 版)
商業登記法 第 2、3、4、5 條 (78.10.23 版)
水利法 第 14 條 (72.12.28 版)
鐵路法 第 3 條 (67.07.26 版)
公路法 第 37、38 條 (73.01.23 版)
航業法 第 51 條 (70.06.03 版)
醫師法 第 18、28-1 條 (75.12.26 版)
鑲牙生管理規則 第 6、7 條 (71.03.30 版)
藥師法 第 15 條 (68.03.26 版)
農產品市場交易法 第 1、12、14 條 (75.06.09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191 號
釋字第 206 號
最高法院 29 年上字第 3364 號 刑事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75 年度判字第 558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論比例原則與行政裁量
憲法與競爭秩序之維護
言論自由與律師業務廣告
公用事業法(一)-國家對公用事業之監督與規範
從消費者之保護論廣告之規制
比例原則作為規範違憲審查之準則-西德聯邦憲法法院判決及學說之研究
行政裁量與司法審查
從平等權拘束立法之原理論合理差別之基準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