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論九七修憲後的權力分立-憲改工程的另類選擇
編著譯者:
湯德宗
出版日期:
1998.01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
第 27 卷 第 2 期
/135-178 頁
頁 數:
44
點閱次數:
1735
下載點數:
17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憲改工程
;
修憲
;
權力分立
;
總統制
;
內閣制
;
半總統制
;
分權與制衡
;
形似半總統制的實質總統制
;
交替式總統制
中文摘要:
本文以比較憲法學上三種政府體制原型--「內閣制」、「總統制」與「半總統制」--為基準,分析我國各時期「本文」、「臨時條款」、「四次憲改」的中央政府權力分立結構的遞嬗,並提出另類憲改方案--「交替式總統制」。
全文共分五節。第一節為前言。第二節闡釋總統制、內閣制、半總統制的定義、優劣及改進方案,做為以下各節討論的基礎。第三節析論「憲改」前的政府體制,包括憲法本文所謂「修正式的內閣制」的意義,以及臨時條款何以為「半總統制」。第四節析論民國八十年以來四次「憲改」的政府體制,現制何以貌似「半總統制」而實為「總統制」,及其缺失。第五節重新標定憲改目標,所謂「交替式總統制」(alternating presidentialism,intermittent presidentialism)的構想,並提出實施的配套方案,作為憲改的另類選擇。
目 次:
壹、前言
貳、政府體制的三種基本類型
一、總統制
二、內閣制
三、半總統制
參、「憲改」前的權力分立結構
一、憲法本文採修正式內閣制
二、臨時條款改採半總統制
肆、「憲改」後的權力分立結構
一、一次憲改增修十條,仍予總統大政方針決定權
二、二次憲改再增修八條,確立總統直選
三、三次憲改重訂增修十條,縮小行政院長副署權,國民大會成常設機關
四、四次憲改重訂增修十一條,改採「形似半總統制的總統制」
伍、憲改工程再出發
一、撥雲見日、確知所欲
二、另類選擇-交替式總統制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6、27、30、34、37、39、43、47、53、55、57、58、62、64、75、79、84、93、100、137、174 條 (36.01.01 版)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2、3、7、9、10 條 (80.05.01 版)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3、11、12、15 條 (81.05.28 版)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2、3、4、5、6 條 (83.08.01 版)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2、3、4、5、6 條 (86.07.21 版)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第 1、3、4、5、6、10、11 條 (80.05.01 版)
國防部組織法 第 1 條 (59.11.13 版)
國防部參謀本部組織條例 第 9 條 (67.07.17 版)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第 95 條 (86.05.14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282 號
釋字第 299 號
釋字第 31 號
釋字第 76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