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上)-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台上字第一一八○號判例評析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陳榮隆
出版日期: 2003.04.15
刊登出處: 台灣/月旦法學雜誌第 96 期/200-218 頁
頁  數: 18 點閱次數: 2470
下載點數: 72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陳榮隆
關 鍵 詞: 讓與擔保農民銀行信託行爲第三人二段物權變動說抵押權
中文摘要: 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名義行使其權利,爲民法第二四二條前段所明定,就同法第二四三條但書規定旨趣推之,此項代位權行使之範圍甚廣,凡非專屬於債務人本身之財產上權利,均得爲之。所以並不以保存行爲爲限,凡以權利之保存或實行爲目的之一切審判上或審判外之行爲,諸如假扣押、假處分、聲請強制執行、實行擔保權、催告、提起訴訟(含第三人異議之訴)等,債權人皆得代位行使。又債權人因保全債權,遞次代位行使債務人之權利時,須其遞次上溯代位之各人均得行使權利 ,且皆怠於行使始可。
債權人代位提起第三人先議之訴時,依強制執行法第一五條規定:「第三人就執行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如債務人亦否認其權利時,並得以債務人爲被告。」條文中所謂「就執行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實務上認爲係指對於執行標的物有所有權、典權、質權、留置權存在情形之一者 。
目  次: 壹、案件事實
貳、當事人主張
一、上訴人主張
二、被上訴人主張
參、法院判決
一、原審判決
二、最高法院判決
肆、評析
一、問題之提出
二、讓與擔保之意義與近似概念之釐清
三、不動產讓與擔保之設立
四、流質型讓與擔保之有效性
五、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
伍、結論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上)-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台上字第一一八○號判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200-218頁,2003年04月15日。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