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
限期改善;罰鍰;勒令停工;命令控制;強制處分;利益團體 |
中文摘要: |
環境管制乃是一新興的領域。然而,當環境惡化逐漸受到民眾關切,環境保護也浮上政治的台面時,主政者仍然採取他們最熟知也是最傳統的管制手段-直接禁止、訂定環境標準、限期改善,並以課處罰鍰、勒令停工、乃至刑事制裁作後盾。現行環境管制的運作存有許多先天的困難,單靠預算的提高或人員素質的加強無法克服,而有待作結構性的改變。於環境決策中適度引進污染收費或污染許可市場制度將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
目 次: |
壹、前言 貳、經濟誘因理論發展簡史 參、支持經濟誘因的理論依據 一、私利心的公用:公德心與強制力的虛像 二、經濟誘因的四大優勢 (一)成本有放性:污染防治責任的重新分配 (二)行政便捷性:主管機關角色的重新定義 (三)技術創新性:「技術推進」概念的重新定義 (四)經濟相容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調和 肆、反對經濟誘因的理論依據及其批判 一、意識型態上的困難 二、執行上的疑慮 三、政治上的顧忌 伍、結語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