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在抉擇的十字路口-從 Napster 到 Grokster,從 ezPeer 到 KURO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林發立
出版日期: 2005.10
刊登出處: 台灣/萬國法律第 143 期/28-34 頁
頁  數: 7 點閱次數: 1061
下載點數: 28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萬國法律基金會 授權者指定不分配權利金給作者)
關 鍵 詞: 侵權責任時間推移非法重製公開傳輸罪輔助侵害代理侵害
中文摘要: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三十日,台灣士林地方法院於IFPI告訴ezPeer侵害著作權案判決被告無罪,九月間,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對決KURO一案之被告,其中包涵下載音樂之使用者(俗稱小p)應負刑事侵害著作權責任。一時之間,法院判決之標準究竟何在?身為一般消費者,面對何等風險?網路軟體業者及相關週遭支援或交易之廠商,文該以何態度面對?此等問題之解決確屬刻不容緩,值得正視。P2P技術之研發,使資訊、技術及知識得以由以往由上而下的、父權式的模式,進展到平行的模式,從社會主義面向來看,這種技術將可有力打破貧富、上下、疆界之藩籬,屬於了不起的發明與革新;然而另一方面,此類軟體固然可以交換網站、影像、關片、文章等,但確實有相當多之有版權物件,在這個社群內被大量交換。此類技術日新月異發展以來,影片及音樂著作人之實體視聽產品銷售,呈現驚人之萎縮幅度,實在很難說二者無關,權利人因此不斷藉由訴訟手段遏止此類行為,而司法實務見解目前之趨向,以美國案例觀察,是有偏向權利人之勢。
目  次: 一、Napster 開啟點對點傳輸有關法律責任之重大爭議
二、Napster 一案首為解決此類爭議立下輪廓
三、P2P 爭議未因 Napster  而稍歇,技術更迭日新月異
四、Groster 一案重燃戰火,P2P 責任再釐清
五、SONY  一案之判定標準歷久而彌新
六、ezPeer  一案,刑事判決解決 P2P  糾紛之試煉
七、法院於 ezPeer 一案所提出之指引
八、KURO  案改變什麼?告訴我們什麼?
九、如何抉彈?何時抉擇?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林發立,在抉擇的十字路口-從 Napster 到 Grokster,從 ezPeer 到 KURO,萬國法律,第 143 期,28-34 頁,2005年10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