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監視攝影與正當程序之保障
編著譯者:
陳運財
出版日期:
2006.09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
第 86 期
/86-99 頁
頁 數:
14
點閱次數:
936
下載點數:
5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陳運財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監視攝影
;
預防犯罪
;
偵查犯罪
;
比例原則
;
證據能力
中文摘要:
出於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場合,監視攝影的方式及效果等存有差異性。在本文中初步將其整理為四種類型:第一,在銀行或商家,基於防盜或記錄交易過程所設之監視攝影;第二種是裝設於街頭電線桿上、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是地方自治團體或警察機關,為了預防犯罪所設置的監視攝影;第三種是偵查機關對於已經發生的犯罪,透過跟蹤拍攝,目的在於蒐集、保全證據,作為訴訟程序中,證明相關犯罪事實的證據使用,可稱其為偵查犯罪之監視攝影;最後一種則是在馬路上基於維護交通秩序安全,所設置的超速攝影。本文探討的課題乃針對第二種類型預防犯罪、第三類型偵查犯罪之監視攝影。
目 次:
壹、問題狀況
一、幾種不同類型的監視攝影
二、問題特徵
三、相關規範及本文論述的觀點
貳、預防犯罪之監視攝影
一、監視攝影與隱私權益的侵害
二、比例原則的檢討
(一)主張裝設監視攝影的論據
(二)省思
(三)警職法相關規定的檢討
參、偵查犯罪之監視攝影
一、日本法上照相攝影之性質
二、我國法之檢討
肆、證據能力之問題
伍、結語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21、22、23、35 條 (36.01.01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49、150 條 (95.05.17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158-4、205-2、228 條 (95.06.14 版)
戶籍法 第 8 條 (94.06.15 版)
警察職權行使法 第 9、10、11 條 (92.06.25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535 號
釋字第 585 號
釋字第 603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相當理由」與「合理懷疑」之區別-兼評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
警察臨檢法制問題之研究
監視攝影系統設置、使用之法律問題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