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刑法上之「業務」概念:第二講 業務作為犯罪成立之要素
編著譯者:
吳耀宗
出版日期:
2006.10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法學教室
/
第 48 期
/67-78 頁
頁 數:
14
點閱次數:
1252
下載點數:
5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吳耀宗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業務
;
職務
;
文書
;
行為主體
;
公務
;
公務員
中文摘要:
刑法上以「業務」作為犯罪成立之要素者乃是規定於分則各罪之中,有:非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業務登載不實罪、利用權勢機會性交猥褻罪、洩漏業務上知悉持有秘密罪、洩漏業務上知悉持有工商秘密罪,共五項犯罪。在前述五項犯罪之中,非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由於其構成要件將「職務」或「業務」這兩個文義上彼此不易區別的要素予以並列,是以,本文將此部分留待最後再予以論述,至於其它部分,則是依照條號順序,先後探討個別犯罪所指涉的「業務」概念。
目 次:
壹、序說-刑法之解釋方法
一、前言
二、一般的法律解釋方法
(一)文義解釋
(二)體系解釋
(三)歷史解釋
(四)目的解釋
(五)各種解釋方法之運用以及合憲性之控制
三、刑法之解釋方法-在罪刑法定原則之拘束下
(一)禁止類推適用刑法
(二)禁止以習慣法作為刑法之法源
貳、「業務」之可能意涵
參、業務作為阻卻犯罪成立之要件-業務上正當行為
一、刑法上阻卻違法之基本思維
二、「業務上之正當行為」作為阻卻違法事由之理由依據
三、「業務上之正當行為」所稱之「業務」
(以下刊載本期)
肆、業務作為犯罪成立之要素
一、業務上登載不實罪之「業務」
(一)本罪之保護法益與規範目的
(二)本罪所稱之「業務」
二、利用權勢機會性交猥褻罪之「業務」
(一)本罪之保護法益與規範目的
(二)本罪所稱之「業務」
三、洩漏業務上知悉持有秘密罪之「業務」
(一)本罪之保護法益與規範目的
(二)本罪所稱之「業務」
四、洩漏業務上知悉持有工商秘密罪之「業務」
(一)本罪之保護法益與規範目的
(二)本罪所稱之「業務」
五、非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之「業務」
(一)本罪之保護法益與規範目的
(二)本罪所稱之「業務」
(以下待續)
伍、業務作為犯罪加重處罰之要素
一、因業務過失之加重處罰
(一)業務過失之加重處罰的理由
(二)各項業務過失犯罪所稱之「業務」
二、其他因業務關係之加重處罰
(一)業務預備偽造有價證券、信用卡等電磁紀錄物罪之「業務」
(二)業務行使違背定程度量衡罪之「業務」
(三)業務侵占罪之「業務」
陸、業務作為排除阻卻違法事由適用之要素
一、緊急避難之本質
二、排除阻卻違法事由適用之「業務」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2、210、213、214、215、220、221、224、228、232、316、317、318 條 (95.05.17 版)
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 第 25 條 (90.10.31 版)
建築師法 第 27 條 (94.06.15 版)
消防法 第 38 條 (94.02.02 版)
消防設備師及消防設備士管理辦法 第 7 條 (94.07.19 版)
營利事業委託會計師查核簽證申報所得稅辦法 第 7 條 (94.12.30 版)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第 32 條 (95.02.03 版)
銀行法 第 24、48 條 (95.05.30 版)
證券交易法 第 120 條 (95.05.30 版)
會計師法 第 22、24 條 (91.05.29 版)
終身學習法 第 16 條 (91.06.26 版)
技師法 第 19 條 (91.06.26 版)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 第 4 條 (91.06.12 版)
公司法 第 22 條 (95.02.03 版)
商業會計法 第 33、91 條 (95.05.24 版)
營業秘密法 第 2 條 (85.01.17 版)
中華民國認證實施辦法 第 3、4 條 (93.10.27 版)
醫師法 第 28-4 條 (91.01.16 版)
心理師法 第 17 條 (90.11.21 版)
勞資爭議處理法 第 23 條 (91.05.29 版)
公務員服務法 第 4 條 (89.07.19 版)
國家機密保護法 第 5 條 (92.02.06 版)
相關判解:
院字第 2394 號
最高法院 64 年度第 3 次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五)
最高法院 47 年台上字第 297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47 年台上字第 515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1 年台上字第 1143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69 年度台上字第 2413 號 刑事
最高法院 71 年度台上字第 4662 號 刑事
最高法院 73 年度台上字第 6832 號 刑事
最高法院 74 年度台上字第 3953 號 刑事
最高法院 76 年度台上字第 4230 號 刑事
最高法院 82 年度台非字第 87 號 刑事
最高法院 84 年度台上字第 5999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6877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7 年度台上字第 1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8 年度台上字第 2394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8 年度台上字第 923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1 年度台上字第 3388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617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679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5064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7121 號 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78 年度上易字第 2046 號 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89 年度上更(二)字第 1143 號 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 63 年度法律座談會 刑事類第 12 號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 84 年度法律座談會 刑事類第 11 號
相關函釋:
(72)法檢字第 1455 號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