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
面子;道德;禮教;人情;人際關係;社會規範 |
中文摘要: |
社會互動必須賴規範得以進行,「面子」概念即代表個人行為如何符合特定社會規範,以及因此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事實上,面子不僅可反映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從面子行為的運作更可看出個人如何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以中國社會而言,數千年來,禮教思想支配人際關係的運作,孔子謂:「不知禮,無以立」,可以說明儒家倫理的基本強調所在。「禮」代表人與人相處時的種種節限,所謂禮儀是跟隨個人特定身份而夾,並以此確立人際間的尊卑關係,「禮儀」的通俗化說法其實就是「面子」。雖然「面子」不是中國文化的特產,如此嚴格的禮教療統之下,「愛面子」的文化特質則特別突顯,引起的面子斜紛也何其多。
|
目 次: |
一、面子的本質 二、中國文化中的面子及其形成背景 (一)「面」的含意 (二)「面子」與中國禮教傳統 (三)「面子」的相關概念:「人情」與「關係」 三、面子的理論解釋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