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過失相抵之法理基礎及其適用範圍
編著譯者:
陳聰富
出版日期:
2007.09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
第 98 期
/70-101 頁
頁 數:
31
點閱次數:
3631
下載點數:
12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陳聰富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侵權行為
;
損害賠償
;
慰撫金
;
過失相抵原則
;
對己義務
;
責任能力
;
與有過失
中文摘要:
過失相抵原則之功能,既在於減免加害人之損害賠償責任,若被害人對於損害之發生或擴大具有過失時,固然得以適用過失相抵之原則。但在我國實務上,關於被害人與加害人互毆、被害人罹患疾病而受害、被害人為無識別能力人、法定代理人與有過失、或僱用人向受僱人求償等案例,加害人可否適用過失相抵原則而減免賠償責任,學說及實務見解,爭議頗巨。為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探討過失相抵之法理基礎,始得以決定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範圍。
目 次:
壹、序言
貳、與有過失之意義
一、固有意義之過失
二、非固有意義之過失
參、過失相抵之法理
一、被害人分擔損害的制度
二、加害人責任減輕的制度
三、綜合討論
肆、過失相抵原則之適用
一、被害人之行為義務
二、注意程度
三、因果關係
四、責任能力(識別能力)
伍、被害人承擔與有過失之範圍
一、使用人之與有過失
二、具有親族關係之人的與有過失
陸、過失相抵原則之類推適用
一、否定說
二、肯定說
三、綜合討論
柒、結論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185、188、214、217、224 條 (96.05.23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89 年度第 4 次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54 年台上字第 2433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68 年台上字第 967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3 年台上字第 2201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3 年台上字第 4045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3 年台再字第 182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4 年台上字第 1170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85 年台上字第 1756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59 年度台上字第 1927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0 年度台上字第 2905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0 年度台上字第 375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1 年度台上字第 1179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1 年度台上字第 749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6 年度台上字第 1408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9 年度台上字第 1918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0 年度台上字第 173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0 年度台上字第 2241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1 年度台上字第 1681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1 年度台上字第 959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2 年度台上字第 200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2 年度台上字第 937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3 年度台上字第 170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4 年度台上字第 2690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5 年度台上字第 282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3611 號 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 87 年度台上字第 233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8 年度台上字第 2631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9 年度台上字第 103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0 年度台上字第 104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0 年度台上字第 978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1 年度台上字第 111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43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439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712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3 年度台上字第 1012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1909 號 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279 號 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 94 年度上字第 299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被害人之代理人及使用人與有過失之適用-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三三號民事判決
勞動能力喪失與慰撫金的調整補充機能-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四八九號民事判決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