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訴因制度與訴外裁判/日本訴因制度之比較法研究-我國「起訴不可分」存廢之檢討
編著譯者:
林裕順
出版日期:
2009.11.15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法學雜誌
/
第 175 期
/15-30 頁
頁 數:
15
點閱次數:
1197
下載點數:
6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林裕順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訴因
;
犯罪事實
;
公訴不可分
;
訴訟對象
;
刑事司改
中文摘要:
我國「偵查」與「審判」程序幾乎無年不修,可是銜接、串連「偵」「審」階段的「起訴」條文,於刑事訴訟法施行迄今卻紋絲未動。其中,現行「公訴不可分」實務運用,造成「訴狀記載規範要求模糊失焦」、「審判對象受制法院判斷」、「審判範圍受制於罪數判斷」、「被告防禦權力的輕忽漠視」等不符「不告不理」訴訟原則之缺憾。因此,比較研究日本「訴因制度」論理,並以困擾實務頗多「連續施用毒品」為例,用以說明。另考量「公平審判」、「避免預斷」,並保障「被告防禦」、「避免突襲」,本文認為「公訴不可分」機制存廢,乃亟待修法解決的課題。
目 次:
壹、前言
貳、刑事司改「審」「檢」「被告」定位
參、我國現行「公訴不可分」運用的盲點
肆、日本訴因制度之比較研究
伍、我國實務判決之檢討-施用毒品犯罪為例
陸、結語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 條 (36.01.01 版)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0 條 (98.05.20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154、161、163、253-1、253-2、253-3、264、266、267、268、269、273、379 條 (98.07.08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384 號
釋字第 392 號
釋字第 436 號
釋字第 512 號
釋字第 582 號
釋字第 585 號
釋字第 654 號
最高法院 90 年度第 7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92 年度第 12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92 年度第 13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25 年上字第 3706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25 年上字第 662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43 年台上字第 690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64 年台上字第 2962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88 年台上字第 4382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92 年台上字第 128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84 年度台非字第 14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1245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5065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184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60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5401 號 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