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孔子奉祀官的法律觀
編著譯者:
李惠宗
出版日期:
2008.12.15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118 期
/97-105 頁
頁 數:
9
點閱次數:
817
下載點數:
3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李惠宗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政教分離原則
;
奉祀官
;
法律保留
;
世襲
;
男女平等
中文摘要:
孔子「奉祀官」主要是孔子家祭時的主祭官,其「職位」世襲。在現任奉祀官逝世後,誰能接掌,制度上成為一個被討論的問題。因為奉祀官雖非行政機關中的職位,但卻直接由內政部編列預算支給相當於特任官的薪俸。又,行憲後政府播遷來台,持續有祭孔活動。孔子思想及後代儒者所發展出來的學說,亦有稱之為「儒教」者,因此祭孔大典是否違反政教分離原則,亦值得討論。
目 次:
壹、國民政府的命令於行憲後,是否繼續有效?
貳、設置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否屬於法律保留事項?
參、於現代的文官制度中,保留「世襲」的「奉祀官」,是否合於憲法的要求?
肆、奉祀官由排除女性擔任的合憲性
伍、祭孔大典是否與「政教分離原則」相違?
一、「政教分離」的意義
二、「政教分離原則」的法效力
三、祭孔大典是否有違「政教分離原則」?
陸、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13、86 條 (36.01.01 版)
行政程序法 第 6 條 (94.12.28 版)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5 條 (93.05.19 版)
行政訴訟法 第 4、9 條 (96.07.04 版)
國家賠償法 第 2 條 (69.07.02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310 號
釋字第 313 號
釋字第 322 號
釋字第 324 號
釋字第 327 號
釋字第 336 號
釋字第 345 號
釋字第 346 號
釋字第 358 號
釋字第 366 號
釋字第 367 號
釋字第 373 號
釋字第 380 號
釋字第 384 號
釋字第 390 號
釋字第 391 號
釋字第 394 號
釋字第 395 號
釋字第 396 號
釋字第 402 號
釋字第 404 號
釋字第 409 號
釋字第 428 號
釋字第 430 號
釋字第 436 號
釋字第 438 號
釋字第 442 號
釋字第 443 號
釋字第 444 號
釋字第 445 號
釋字第 454 號
釋字第 456 號
釋字第 460 號
釋字第 462 號
釋字第 469 號
釋字第 471 號
釋字第 474 號
釋字第 476 號
釋字第 490 號
釋字第 491 號
釋字第 510 號
釋字第 511 號
釋字第 514 號
釋字第 520 號
釋字第 524 號
釋字第 573 號
釋字第 617 號
釋字第 618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學校的宗教規範問題與學生的自我實現權-從德國現行宗教法制與學校法制加以探討
宗教自由與政教分離原則
宗教團體作為憲法第十三條之基本權主體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