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刑事類實務導讀(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7807 號刑事判決等 20 則裁判之說明)
編著譯者:
林鈺雄
出版日期:
2011.04.01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173 期
/162-169 頁
頁 數:
12
點閱次數:
1257
下載點數:
48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林鈺雄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陷害教唆
;
未遂
;
共同正犯
;
間接正犯
;
幫助犯
;
緘默權
中文摘要:
本文收錄數則最高法院裁判要旨。其中,99 年度台上字第 7807 號判決闡釋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之關係,並說明故意之認識與犯罪之結果概念有別。99 年度台上字第 8234 號判決重申互毆不得主張正當防衛。99 年度台上字第 8203 號判決雖是針對公務員利用職務詐取財物之未遂而發,但本則檢舉獎金案例亦涉國家機關挑唆犯罪(陷害教唆)之問題。99 年度台上字第 7839 號判決針對同謀共同正犯,寬鬆認定。99 年度台上字第 7625 號判決表示失自由意思者不成立間接正犯。99 年度台上字第 8207 號判決援用「所犯重於所知,依其所知」之法理,運用於幫助犯,案例事實值得一讀。99 年度台上字第 8015 號判決結論認為,不自證己罪不能導出教唆偽證免責。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20、23、25、28、29、30、34、50、57、126、168、185、217、288、321 條 (100.01.26 版)
貪污治罪條例 第 11 條 (98.04.22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7464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7807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7839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8259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非字第 368 號 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