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論行政訴訟之裁判基準時(A Study on the Theory of Judgment Standard Time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編著譯者:
賴恒盈
出版日期:
2011.06
刊登出處:
台灣/
政大法學評論
/
第 121 期
/223-312 頁
頁 數:
56
點閱次數:
1407
下載點數:
22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賴恒盈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裁判基準時
;
處分時說
;
判決時說
;
具體事件
;
同一事件
;
事實與法律狀態之變動
;
事實評價
;
事實評價標準
;
訴訟資料之蒐集活動
;
訴訟類型
中文摘要:
行政訴訟之裁判基準時,指某一提交予行政法院審理之行政訴訟事件,自事件紛爭之發生至法院作成實體判決前,發生事實或法律狀態有變動時,法院應以何時點下之事實或法律狀態為基礎作成裁判之謂。此一裁判基準時之判斷問題,涉及我國行政訴訟制度,在現行憲法之權力分立設計下,應如何妥適達成其制度目的-即人民權利之保障與行政權之合法行使此一基本問題。
關於行政訴訟之裁判基準時問題,學說主要有處分時說與判決時(或言詞辯論終結時)說,二種學說均採「原則/例外」模式,但因二學說實際上均承認諸多例外情形,因此,二說實際上並無法提供一明確且具有可操作性之標準。
對此,本文在重新檢討憲法規定之權力分立要求後,基於有效權利保護要求、訴訟經濟、紛爭之一次解決必要性、以及妥適調整分配現行各種訴訟類型與既有相關行政法制間之功能分擔觀點,主張除個別法律別有規定或現行法制另有設計外,宜逕自以判決時說為行政訴訟之裁判基準時,而不承認其他例外情形。最後,本文並試圖自「行政法律關係論」之觀點,檢視本文所採標準在理論上之妥當性。
英文關鍵詞:
Judgment Standard Time
;
Theory for the Time of Administrative Order
;
Theory for the Time of the Verdict
;
Case
;
Same Event
;
Change of Facts and the Legal Situation
;
Evaluation of the Facts
;
Fact Evaluation Test
;
Finding Facts and Evidence
;
Forms of Action
英文摘要:
Judgment standard time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refers to the events and legal facts at the time on which the court should base its judgment.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issue is how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aiwan's administrative system - to protect the human rights and legitimacy of administrative powers.
There are two theories for the subject: one is related to the making of administrative orders; the other concerns verdicts (when the oral debate is competed). However, both theories admit many exceptions to the rule, rendering them ambiguous and unsuitabl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Accordingl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mak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rom the viewpoints and the principles of citizen rights' protection, the economic aspects of litigation, the need to solve disputes at one time and the functionality analysis of the litig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judgment standard time should coincide with the time when the verdict is made without exception. Furtherm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administrative law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verdict-made theory.
目 次:
壹、問題說明
貳、若干前提問題之釐清
一、具體事件
二、事實與法律狀態變動之灰色領域
參、判斷行政訴訟裁判基準時之考量因素
一、法律明文或可推知立法意旨之尊重
二、權力分立觀點
三、行政訴訟制度目的與既有各種訴訟類型之設計
肆、主要訴訟類型之裁判基準時
一、撤銷訴訟之裁判基準時
二、其他訴訟類型之裁判基準時
三、對通說之簡評
伍、本文觀點:代結論
一、基本論點
二、具體考量因素:法律關係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9 條 (36.01.01 版)
訴願法 第 81 條 (89.06.14 版)
行政程序法 第 43、92、114、117、122、123、125、128、159 條 (94.12.28 版)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8 條 (93.05.19 版)
行政訴訟法 第 2、3、4、5、6、8、24、105、111、116、118、125、195、197、198、202、203、218、293、297、298、303、307-1、530 條 (99.01.13 版)
民法 第 225、267 條 (99.05.26 版)
民事訴訟法 第 199-1、388、523、536 條 (98.07.08 版)
平均地權條例 第 42 條 (98.12.30 版)
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 3 條 (99.05.19 版)
稅捐稽徵法 第 1-1、21、22、28、35、48-3 條 (100.01.26 版)
所得稅法 第 88、114 條 (100.01.26 版)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第 15、35、51 條 (100.01.26 版)
土地稅法 第 39 條 (99.11.24 版)
獎勵投資條例 第 3、16、89 條 (80.01.30 版)
商標法 第 23、37、52、54、91 條 (99.08.25 版)
商標法施行細則 第 40 條 (99.05.04 版)
專利法 第 67 條 (99.08.25 版)
環境影響評估法 第 14、22 條 (92.01.08 版)
行政罰法 第 4、5 條 (94.02.05 版)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第 33、34 條 (96.03.28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241 號
釋字第 287 號
釋字第 385 號
釋字第 66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 12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最高行政法院 57 年判字第 95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62 年判字第 507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72 年判字第 1651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84 年度判字第 443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0 年度判字第 1559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331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646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1303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351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888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125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257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588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927 號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91 年度訴字第 448 號 判決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97 年度行專訴字第 87 號 判決
各級行政法院 91 年度行政訴訟法律座談會法律問題 第 16 則
相關函釋:
台財稅字第 821491819 號
相關論著:
論行政處分之違法判斷基準時-以訴願審理程序為中心
撤銷訴訟之裁判基準時點
行政訴訟上事實及法律狀態之裁判基準時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