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重新檢視未遂犯的可罰基礎與著手時點:以客觀未遂理論及客觀犯行的實質化為中心(Criminal Attempt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Objective Attempt Theory and Materialization of Punishable Action)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許恒達
出版日期: 2011.12
刊登出處: 台灣/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 40 卷 第 4 期/2397-2473 頁
頁  數: 77 點閱次數: 4933
下載點數: 308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關 鍵 詞: 未遂犯著手時點印象理論客觀危險間接正犯實行行為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刑法修正後,未遂犯的可罰理由(未遂理論)與著手時點的判斷方法,有別於通說採用印象理論,筆者主張客觀未遂理論,從而區別出行為時點的危險,以及「行為後、流程終結前」的中間危險狀態,只有達到中間危險狀態才能認定未遂犯;基此,判斷未遂刑責的著手時點,可以類型化為三種形態,筆者並發展出三階段的著手判斷流程。
英文關鍵詞: attemptdangerous proximityimpression theoryobjective danger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enal reasons of criminal attempts and the criterion to establish criminal attempts after the legislative amendment of Criminal Code in 2005. Other than the common thesis which stands for the theory of impression (Eindruckstheorie), the author adopts the theory of objective endangerment, and distinguishes “danger ex ante” from “danger in transi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merely the latter one can justify the punishment of criminal attempt. Lastly, a three-level model is proposed to examine whether a criminal attempt is committed.
目  次: 壹、導論
貳、印象理論與未遂犯可罰性界限
一、犯罪的社會心理效果
二、行為規範論的崛起
三、著手標準的續造
參、檢討印象理論
一、印象理論本身的問題
二、通說著手標準的疑義
三、比較實證法規範
四、小結
肆、重構客觀未遂理論
一、危險的定義:對未來後果的可能性判斷
二、危險的判斷時點
三、危險的判斷基礎
四、危險的判斷標準
五、質疑的回應
伍、未遂犯可罰界限與著手時點
一、客觀未遂論的切入點:強化未遂犯客觀構成要件
二、《類型一》已實施典型構成要件行為的未了未遂
三、《類型二》間接正犯/既了未遂
四、《類型三》未實施典型構成要件行為的未了未遂
五、小結
陸、結論
一、未遂犯客觀要件判斷方法
二、刑法第 25 條的解釋
三、案例解析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許恒達,重新檢視未遂犯的可罰基礎與著手時點:以客觀未遂理論及客觀犯行的實質化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 40 卷 第 4 期,2397-2473 頁,2011年12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