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 1 的增訂
編著譯者:
柯格鐘
出版日期:
2012.05.01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199 期
/121-163 頁
頁 數:
39
點閱次數:
2371
下載點數:
15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柯格鐘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實質課稅原則
;
租稅法律主義
;
稅捐稽徵
;
納稅義務人
;
職權調查證據原則
中文摘要:
實質課稅原則在我國稽徵實務上,經常為稅捐稽徵機關所利用,用以否定納稅義務人所作法律形式或私法自治行為的安排,對於納稅義務人進行補徵稅款,甚至作為裁罰的主要根據或理由之一。民國 98 年 4 月 28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 1 的修法,賦予前述在我國稅捐稽徵實務上被廣泛運用之實質課稅原則以法源依據。不過即使於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 1 增訂後,我國稅捐稽徵實務上,徵納雙方關於實質課稅原則應否適用,以及應如何適用的爭議問題,仍從未間斷發生。本文希冀能夠藉由討論釐清關於實質課稅原則及其在稅捐程序法中適用的一些疑惑,或許能找到一些決問題的方向。
目 次:
壹、前言: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 1 的增訂
貳、實質課稅原則之定位
參、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
肆、實質課稅原則在稅捐程序中之運用
伍、結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相關法條:
訴願法 第 52、67、69 條 (89.06.14 版)
行政程序法 第 9、24、34、36 條 (94.12.28 版)
行政訴訟法 第 4、5、125、133、136 條 (100.11.23 版)
民法 第 66 條 (99.05.26 版)
民事訴訟法 第 277 條 (98.07.08 版)
稅捐稽徵法 第 12-1、35、38 條 (101.01.04 版)
所得稅法 第 4、11、14、15、41、43-1、66-8 條 (101.01.04 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 第 15 條 (98.01.21 版)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第 2、28、33、35、71、83 條 (100.11.23 版)
土地稅法 第 1、3 條 (99.11.24 版)
房屋稅條例 第 4 條 (96.03.21 版)
獎勵投資條例 第 27 條 (80.01.30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420 號
釋字第 696 號
最高行政法院 81 年判字第 2124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82 年度判字第 241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1 年度判字第 347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02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112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15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409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619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392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875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957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1135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1602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29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702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836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判字第 127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判字第 1437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判字第 1974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裁字第 1640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6 年度判字第 2062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7 年度判字第 81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7 年度判字第 882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8 年度判字第 144 號 判決
相關函釋:
臺財稅發字第 3897 號
台財稅字第 7519463 號
台財稅字第 810759763 號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