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個人資料的定義、保護原則與個人資料保護法適用的例外-以監視錄影為例(下)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劉定基
出版日期: 2012.08.15
刊登出處: 台灣/月旦法學教室第 119 期/39-53 頁
頁  數: 15 點閱次數: 2012
關 鍵 詞: 個人資料保護法個人資料保護原則監視錄影
中文摘要: 隨著個資法施行細則訂定程序即將完成,個資法全面施行之日應指日可待;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個資法及細則草案不少條文在具體個案中究竟應如何適用,恐怕仍有相當疑問。本文作者不耑淺漏,希望藉由國外規定及實務案例的介紹,以系列文章針對個資法重要條文的解釋、適用,提出初步看法,以供未來實務應用及學說討論參考。
目  次: 壹、案例
貳、「個人資料」的定義
一、個人:指「現生存的自然人」而言
二、資料:不論其性質、內容與儲存形式均屬之
三、現生存自然人的資料:資料關聯性
四、「直接、間接方式」識別特定個人
五、小結:個人資料的判斷-監視錄影資料為例
參、個資法適用的例外:個資法第五一條第一項的問題
一、個人及家庭活動目的例外
二、公開場所影音資料例外
三、小結
(以下刊載本期)
肆、個人資料保護原則
一、蒐集限制原則(Collection Limitation Principle)
二、資料關聯性及正確性原則(Data Quality Principle)
三、目的特定原則(Purpose Specification Principle)
四、使用限制原則(Use Limitation Principle)
五、安全維護原則(Security Safeguards Principle)
六、公開透明原則(Openness Principle)
七、個人參與原則(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Principle)
八、課責原則(Accountability Principle)
伍、個人資料保護原則於個資法的實踐
陸、個人資料保護原則在個案中的具體應用-以監視錄影資料為例
一、蒐集限制原則
二、資料關聯性及正確性原則
三、目的特定原則
四、使用限制原則
五、安全維護原則
六、公開透明原則與個人參與原則
柒、結論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劉定基,個人資料的定義、保護原則與個人資料保護法適用的例外-以監視錄影為例(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19期,39-53頁,2012年08月15日。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