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特別公課與地方財政工具
編著譯者:
葛克昌
出版日期:
2012.12.01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213 期
/146-156 頁
頁 數:
10
點閱次數:
1863
下載點數:
4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葛克昌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特別公課
;
自治團體
;
費用填補原則
;
對等報償原則
;
租稅
;
規費
;
受益費
中文摘要:
司法院解釋雖承認「特別公課」為「新興財政工具」,地方自治團體是否亦得使用「特別公課」此種新興工具,涉及地方財政自主與中央地方權限爭議;與特別公課究竟有何特色;環境特別公課究竟是財政目的或管制誘導目的特別公課?尤其憲法上意義及界限,均值得吾人關注。
目 次:
壹、問題概說
貳、給付國家地方財政工具
一、地方自治與財政自主權
二、地方財政困境
三、地方財政工具
參、特別公課作為地方財政工具
一、特別公課之群體責任與群體利益
二、公課之地方立法與施行
肆、特別公課之憲法界限
一、地方自治團體之一般公務不能由特別公課負擔
二、居民作為義務與公法金錢負擔之平衡
三、管制誘導性特別公課之「指明條款」要求
伍、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7、111 條 (36.01.01 版)
地方制度法 第 15、17 條 (99.02.03 版)
地方稅法通則 第 3、6 條 (91.12.11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277 號
釋字第 426 號
釋字第 473 號
釋字第 550 號
釋字第 565 號
釋字第 597 號
釋字第 603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所得重分配-國家任務與團結互助社群
地方自治團體課稅立法權之困境及其他財政工具之選擇-以高雄市「事業氣候變遷調適費」為例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