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民事訴訟程式中當事人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應否准許?-由最高法院不同見解之裁判出發到統一見解(Could the litigants in civil procedure ask the court to provide court audio recordings?)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阮富枝
出版日期: 2013.08
刊登出處: 台灣/軍法專刊第 59 卷 第 4 期/22-59 頁
頁  數: 38 點閱次數: 3569
下載點數: 152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軍法專刊社 授權者指定不分配權利金給作者)
關 鍵 詞: 法庭錄音光碟訴訟權隱私權聲紋資訊基本權衝突
中文摘要: 針對當事人以諸多事由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應否准許之問題,現行實務有不同見解,本文擬先討論司法院依法院組織法第 90 條第 2 項、民事訴訟法第 213 條之 1 及 242 條第 6 項授權訂定之辦法是否逾越法律之授權範圍,再探討准許當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可能產生之憲法疑義。
本文以為,前揭規定並無授權司法院就當事人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訂定辦法,法院不受其拘束,最高法院近期作成之 102 年度民議字第 5 號決議,亦持相同見解。再者,參諸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第 16 號一般性意見具體闡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 17 條隱私權規定:「政府機關、私人機構或個人以電腦、資料庫及其他設備蒐集或儲存個人資料,均需由法律予以規定。各國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個人私生活資料不會落入未經法律授權蒐集、處理及使用之人手中,且不會持以作違反公約之事。」實施法庭錄音之目的不論係為輔助筆錄製作或促進司法行政監督之行使,法院逕自將法庭錄音光碟交付與當事人,均無從有效達成上開目的,縱有助於目的之達成,相較於使訴訟關係人聲紋資訊等個人資料陷於持有者得任意複製或傳播之風險,經由承審法院勘驗並更正筆錄內容,或由權責機關調閱該等資訊以進行司法行政監督,不僅為侵害訴訟關係人權利較小之手段,且更有助於前開目的之達成。
英文關鍵詞: court audio recordingThe right of instituting legal proceedingsright to privacyvoiceprintconflict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英文摘要: Regulation of Audio Recording in Court was made by the Judicial Juan of R.O.C., pursuant to Article 92 (2) of the Act of the Court Organization, Article 47 of the Act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rt Organization, Article 213bis of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Article 100bis of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This article discuss whether Judicial Juan of R.O.C. could made such regulation allowing the court provides court audio recordings to the litigants, which has been controversial in court decis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urt audio recording evolved voiceprint of individuals in the litigation, allowing litigants to copy court audio recordings will be an invasion to the right to privacy, which is mentioned i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General Comment No.16 concerning Article 25 of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The gathering and hol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on computers... by public authorities ...must be regulated by law. Effective measures have to be taken by States to ensure tha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a person's private life does not reach the hands of persons who are not authorized by law to receive, process and use it, and is never used for purposes incompatible with the Covenant...” Therefore, the Supreme Court of R.O.C. has decided recently that allowing litigants requesting court audio recordings in civil cases violates Article 213bis of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目  次: 壹、問題緣起
貳、實務見解
一、肯定說(採取准許交付法庭錄音光碟者)
二、否定說(採取否准交付錄音光碟者)
參、評析肯定見解之理由
一、民事閱卷規則及法庭錄音辦法之法律位階係屬法規命令
(一)法規命令之定義
(二)民事閱卷規則及法庭錄音辦法均屬於法規命令
(三)法規命令之合法性
(四)法規命令如逾越法律(母法)授權範圍或未經具體明確授權為無效
二、民事閱卷規則第 23 條及法庭錄音辦法第 7 條已逾越母法之授權範圍
(一)法庭錄音辦法係依民事訴訟法第 213 條之 1 之授權訂定
(二)民事閱卷規則係依民事訴訟法第 242 條第 6 項之授權訂定
三、法庭錄音辦法第 7 條及民事閱卷規則第 23 條規定當事人得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法庭數位錄音內容部分逾越母法授權範圍,應屬無效
肆、評析否定見解之理由(即個人資料保護法得否作為交付錄音光碟之依據)
一、個人資料保護法為普通法,民事訴訟法第 213 條之 1 及第 242 條規定為其特別法
(一)個人資料保護法為普通法
(二)民事訴訟法第 213 條之 1 及第 242 條規定相較於個人資料保護法為特別法
二、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保護客體
三、個人資料之使用應受目的拘束原則
四、個人資料之當事人請求權(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3 條及第 10 條)
五、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15 條及第 16 條)
伍、本文見解
一、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可能涉及之基本權利
(一)隱私權
(二)資訊隱私權
(三)資訊自決權
(四)人格權
二、法庭錄音辦法及民事閱卷規則之合憲性
(一)形式合憲性審查
(二)實質合憲性審查
三、法官獨立審判不受司法院頒布無效法規命令之拘束(大法官釋字第 38 號、137、216、530 號解釋)
(一)一般司法審查之普通法院審查權
(二)大法官釋字第 530 號解釋認為司法院頒布之法規命令違反法律授權時法官不受其拘束
(三)法官獨立審判,不受法規命令之拘束
四、其他利益衡量
(一)當事人公開與審判公開之區辨
(二)藉由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充實法官評鑑制度是否妥適
五、以德國法為借鏡探討我國是否應准予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一)前言
(二)德國法規
(三)我國學者對於德國法規之解讀
(四)德國實務見解
陸、結論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阮富枝,民事訴訟程式中當事人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應否准許?-由最高法院不同見解之裁判出發到統一見解,軍法專刊,第59卷第4期,22-59頁,2013年08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