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國會保留與稅法裁判-稅捐稽徵法第 11 條之 3 裁判實務(Parlamentesvorbehalt und Steuerrechtsprechung)
編著譯者:
葛克昌
出版日期:
2013.11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財經法雜誌
/
第 33 期
/5-34 頁
頁 數:
17
點閱次數:
1534
下載點數:
68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葛克昌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稅捐法定主義
;
國會保留
;
法規命令
;
行政規則
;
合憲解釋與補充
中文摘要:
實質法治國家中,法律與法並非相對立相不容。稅法不僅要確保法安定性,且要確保稅捐正義。稅捐法定主義之核心有雙重意義:一、稅捐負擔保留於法律明定,稅捐債權之產生,在於具備法定課稅要件,依法定效果產生稅捐債務。二、行政行為之法規命令與行政處分不得牴觸法律。稅捐稽徵法第 11 條之 3,一般解釋為租稅法定主義立法化,實則此說法並不精確。該條僅就稅捐法律保留予以規範,更精確而言係指國會保留。
目 次:
壹、問題概說
一、行政稅序法第 4 條之法律優位原則
二、稅捐稽徵法第 11 條之 3 與國會保留
貳、法規命令不得增減法定納稅義務
一、課免稅要件係國會保留事項
二、課免稅要件為相對保留
三、法規命令與施行細則
四、法規命令不得增減法定納稅義務
五、合憲補充非增減法定納稅義務
參、行政規定不得增減法定納稅義務
一、行政規則與法規命令
二、對法官無直接拘束力
三、對人民無直接拘束力
肆、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9、22、23、80、172 條 (36.01.01 版)
行政程序法 第 4、150、159 條 (102.05.22 版)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第 2、16、17、19、25 條 (91.05.15 版)
平均地權條例 第 10、11、77 條 (100.12.30 版)
土地徵收條例 第 30 條 (101.01.04 版)
稅捐稽徵法 第 1-1、11-3、13-1、48-3 條 (102.05.29 版)
所得稅法 第 4、17 條 (102.07.10 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 第 10 條 (98.01.21 版)
使用牌照稅法 第 7 條 (101.01.04 版)
關稅法 第 20 條 (102.05.29 版)
運輸工具進出口通關管理辦法 第 34 條 (102.08.16 版)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第 8 條 (99.05.12 版)
行政罰法 第 8 條 (100.11.23 版)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第 12 條 (101.08.08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137 號
釋字第 151 號
釋字第 210 號
釋字第 216 號
釋字第 218 號
釋字第 275 號
釋字第 313 號
釋字第 346 號
釋字第 361 號
釋字第 367 號
釋字第 383 號
釋字第 385 號
釋字第 394 號
釋字第 402 號
釋字第 407 號
釋字第 413 號
釋字第 415 號
釋字第 416 號
釋字第 420 號
釋字第 460 號
釋字第 469 號
釋字第 474 號
釋字第 480 號
釋字第 519 號
釋字第 566 號
釋字第 579 號
釋字第 597 號
釋字第 612 號
釋字第 619 號
釋字第 620 號
釋字第 622 號
釋字第 625 號
釋字第 640 號
釋字第 650 號
釋字第 657 號
釋字第 661 號
釋字第 670 號
釋字第 671 號
釋字第 674 號
釋字第 692 號
釋字第 693 號
釋字第 700 號
釋字第 705 號
最高行政法院 32 年判字第 16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39 年判字第 2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101 年度判字第 462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2 年度判字第 5 號 判決
相關函釋:
台財稅字第 10000076610 號
台財稅字第 0920452464 號
台財稅字第 0920452717 號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