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著作權濫用-以利用商品標籤或包裝之著作權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一般商品為例(Copyright Misuse -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Restriction by Copyrighted Product Labels)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林利芝
出版日期: 2012.12
刊登出處: 台灣/智慧財產評論第 10 卷 第 2 期/33-72 頁
頁  數: 40 點閱次數: 1206
下載點數: 160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林利芝
關 鍵 詞: 著作權濫用平行輸入商品標籤非侵權附件限制競爭
中文摘要: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和著作權法的演進,新型態的著作權濫用也在國際間蔓延和發酵。從美國 1998 年的 Quality King Distributors, Inc. v. L’anza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nc.案到 2010 年的 Omega S.A. v. 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 案、加拿大 2007 年的 Euro-Excellence Inc. v. Kraft Canada Inc.案、澳洲 2008 年的 The Polo/Lauren Company v Ziliani Holdings 案以及我國2007年商品標籤爭議等判決,可以看出著作權人欲藉由商品標籤或包裝之著作權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一般商品的著作權濫用趨向。更重要的是,此類著作權人(商品製造商)能否如願,端繫於法院如何解釋相關規定。因此,本文探討著作權濫用的新態樣—利用商品標籤或包裝之著作權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一般商品。
英文關鍵詞: Copyright misuseparallel importationproduct labelnon-infringing accessoryanti-competition
英文摘要: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copyright law, a new form of copyright misuse have appeared globally. U.S. cases Quality King, Distributors, Inc. v. L’ anza Research in 1998, Omega S.A. v. 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 in 2010, and Canadian case Euro-Excellence Inc. v. Kraft Canada Inc. in 2007, and Australian case The Polo/Lauren Company v. Ziliani Holdings in 2008, and a 2007 product label case in Taiwan, all indicated that copyright holders attempted to use copyrighted product packaging and labels to prevent parallel importation of daily products. Most importantly, whether copyright holders (the manufacturer of goods) can do so, depends on how courts interpre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This paper thus explores the new type of copyright misuse-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restriction by copyrighted product labels.
目  次: 壹、前言
貳、 利用商品標籤或包裝之著作權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一般商品的「著作權濫用」行為
一、 「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之立法例-以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我國為例
(一)美國著作權法之規定
(二)加拿大著作權法之規定
(三)澳洲著作權法之規定
(四)我國著作權法之規定
二、 利用商品標籤或包裝之著作權的潛在意圖
(一)控制一般商品市場
(二)控制「實用性物品」市場
參、「著作權濫用」問題的相應措施
一、美國
(一)美國司法實務上「著作權濫用」理論之發展
(二)美國「著作權濫用」之相關實務判決
(三)Omega v. Costco案
(四)小結
二、加拿大-以Euro-Excellence Inc. v. Kraft Canada Inc.案為例
三、澳洲-以The Polo/Lauren Company v Ziliani Holdings案為例
四、我國
(一)民法第 148 條
(二)公平交易法第 45 條
(三)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96 年度上易字第 1063 號刑事判決
肆、防範於未然
伍、結論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林利芝,著作權濫用-以利用商品標籤或包裝之著作權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一般商品為例,智慧財產評論,第 10 卷 第 2 期,33-72 頁,2012年12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