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簡評釋字第七一八號解釋與修法方向之探討
編著譯者:
蔡震榮
出版日期:
2014.10.15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裁判時報
/
第 29 期
/55-65 頁
頁 數:
9
點閱次數:
837
下載點數:
3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蔡震榮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許可制
;
報備制
;
集會遊行
;
太陽花學運
;
事前審查
;
偶發性集會
中文摘要:
釋字第七一八號解釋中,將集會、遊行之舉行分為常態性及非常態性二種。在集會、遊行之管制上,大法官認為集會遊行法採取許可制抑或是報備制乃屬立法形成自由,現行集會遊行法採取許可制之立場,基本上並未違憲。至於非常態性集會、遊行本號解釋區分為緊急性集會、遊行及偶發性集會、遊行,前者乃因為「事起倉卒」等因素,而無法期待於事前取得許可;而後者則因為「事實上無所謂發起人或負責人」等理由,則連事前提出報備亦屬不可能。是以,如遵循本號解釋許可制的肯認立場,將導致許可制、報備制及無須報備等三種管制模式存在於集會遊行法之中,本號解釋未處理禁制區之許可問題,將會是實務執法的困境之一。
而最近行政院因應釋字第七一八號解釋之作成,乃再提出了集會遊行法之修正草案,修正方向上並未保守地遵循本號解釋之結論,而延續了先前已提出之「強制報備制」精神,並將緊急性與偶發性集會、遊行,增列於修正條文中,但其中仍有規範上的不足,本文對此將附帶予以論述後,提出意見作為參考。
目 次:
壹、問題意識:從三一八太陽花學運談起
貳、現行集會遊行法採取許可制的爭議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3 條 (36.01.01 版)
集會遊行法 第 2、3、4、6、8、9、11、12、14、15、16、18、22、24、25、28、29、30 條 (91.06.26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371 號
釋字第 445 號
釋字第 572 號
釋字第 590 號
釋字第 718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