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捐助詐欺與施用詐術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古承宗
出版日期: 2014.12.15
刊登出處: 台灣/月旦法學教室第 147 期/24-26 頁
頁  數: 3 點閱次數: 1710
關 鍵 詞: 詐欺施用詐術財產損害
中文摘要: 甲在街頭向乙虛偽表示,自己失業已久且多日沒進食,希望乙能夠捐助 200 元,讓其購買便當。乙因誤信甲的處境困難,而給其 200 元。幾分鐘之後,乙在路口的便利商店看見甲正在使用剛剛所交付的 200 元購買菸酒。乙認為甲的行為不符合原本的捐款目的,早知如此就不捐錢。試問甲是否成立刑法第 339 條第 1 項之普通詐欺罪?
目  次: 壹、爭點
貳、解析
一、社會目的欠缺理論
二、施用詐術否定論
三、本文見解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古承宗,捐助詐欺與施用詐術,月旦法學教室,第147期,24-26頁,2014年12月15日。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