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偵查中案件資訊公開及揭露之界限(The Limit of Open and Expose Investigating Information)
編著譯者:
朱朝亮
出版日期:
2015.01
刊登出處:
台灣/
法學叢刊
/
第 60 卷 第 1 期
/109-129 頁
頁 數:
20
點閱次數:
1136
下載點數:
8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法學叢刊雜誌社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資訊公開
;
資訊揭露
;
偵查不公開
中文摘要:
本文先談偵查中案件資訊公開及揭露原則。此問題在法制上有二種思惟,一者是在刑訴法規定偵查不公開原則,再依偵查不公開法則來處理案件資訊公開及揭露問題。一者則其刑訴法沒有規定所謂偵查不公開原則,認不論是偵查中或審判中,所有訴訟案件資訊公開及揭露原則,一律回歸公法上有關政府機關保有資訊之公開及揭露法則處理。我國採前者,日本採後者。德國刑訴法亦沒有偵查不公開原則之明文,惟有關訴訟案件資訊之公開及揭露原則,基於刑事案件之特殊性,將案件相關資訊之公開與揭露法則,規定在刑訴法 474 條以下另立專章處理。法制與日本略有不同日本法制,但二國刑訴法沒有所謂「偵查不公開」原則,皆認不論是偵查中或審判中,所有訴訟案件資訊公開及揭露原則,一律回歸公法上有關政府機關保有資訊之公開及揭露法則處理。我國應如何思惟此問題。
次談偵查中案件資訊對社會大眾公開之界限。按公務機關保有資訊之公開與否,應綜合權衡人民知的權利、媒體報導自由、個人隱私權益及公務機關之執法權等四種權利之保障必要,及資訊公開或不公開後對上開權益可能之侵害後,再決定其具體公開之內容及範圍。又鑑於檢方一旦對社會大眾公開偵查中案件資訊後,隨之必然引起媒體犯罪報導,故談偵查中案件資訊公開可能會有何損害,即可從公開後必然之犯罪報導,對基本人權有何侵害的角度來看偵查中案件資訊之界限。按犯罪報導侵害基本人權之種類有二:一者為對案件關係人人格隱私權之侵害,二者為對被告正當法律程序之侵害。故應按此二類犯罪報導造成人權侵害之模式、原因,談為避免犯罪報導侵害人權,如何限制其公開方式及內容,以達成劃定公開界限的效果。
目 次:
壹、為維護公共利益公開或揭露偵查中 案件資訊之法則-日本法制及其實務運作情形
貳、對社會大眾公開偵查中案件資訊之界限
相關法條:
法院組織法 第 86 條 (103.01.29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2、310、316 條 (103.06.18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245、261、451、474 條 (103.12.24 版)
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 第 10 條 (102.08.01 版)
相關判解: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99 年度訴字第 225 號 刑事判決
相關函釋:
法律決字第 0950008560 號
法律決字第 0970018451 號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