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失聯的繼承人/北高行 103 訴 1683 判決
編著譯者:
周佳宥
出版日期:
2015.04.15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270 期
/147-152 頁
頁 數:
6
點閱次數:
1472
下載點數:
2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周佳宥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實物抵繳
;
法律保留
;
期待可能性
;
公同共有
;
租稅法定主義
;
比例原則
;
法律授權明確性
中文摘要:
高等行政法院於判決中援引民事法院判例作論據,進而推導出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係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然細觀該法第 49 條第 2 項第3款規定內容,僅係具體化申請實物抵繳之程序要件,何有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而此判決中嘗試引用期待可能性理論作為處分適法性之審查標準,將一位所在不明繼承人之資力納入是否確有困難而不能以現金一次繳納之要件作為考量,導致其他繼承人須承受無法核准實物抵繳之不利益,是強加不利益於其他繼承人而悖於期待可能性,然此等論述可議之處在於,法院對於申請實物抵繳之法律要件有所誤解,是否應將所在不明之繼承人資力納入考量?基於公同共有的大前提,豈有不納入計算之理?若將之納入,又豈會使處分內容有違期待可能性?
目 次:
事實摘要
裁判摘要
相關法條
相關裁判
關鍵字
實務簡評
(一)錯誤理解導致錯誤的法律保留判斷
(二)期待可能性概念於行政審判實務之運用
(三)結論
相關法條:
行政執行法 第 11 條 (99.02.03 版)
民法 第 823、828、1151 條 (104.01.14 版)
土地法 第 34-1 條 (100.06.15 版)
稅捐稽徵法 第 12、24 條 (104.01.14 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 第 6、8、30、51、55 條 (98.01.21 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 第 49 條 (102.11.25 版)
相關判解:
院解字第 4012 號
釋字第 343 號
最高法院 33 年上字第 1196 號 民事判例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