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初探法感(Rechtsgefühl)-以民事案例出發思考其在法官判決中之地位(A Basic Study of the Sense of Justice - Thinking Its Status in the Procedure of Judge's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Some Civil Cases)
編著譯者:
吳從周
出版日期:
2014.12
刊登出處:
台灣/
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
第 92 期
/1-46 頁
頁 數:
45
點閱次數:
1428
下載點數:
18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
(
授權者指定不分配權利金給作者)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法感
;
法感情
;
法律感情
;
法律感覺
;
是非感
;
正義感
;
法源
中文摘要:
綜合文獻上的論述,法感可以歸納為四種功能:批判功能、擔保功能、設證功能及法源功能,法院判決多集中在對實證法的批判功能上。在「玻璃娃娃致死案」及「保險理賠協商時效抗辯案」中,最高法院廢棄發回之判決意旨,不僅運用「法感」在法官判決中的設證功能,以取得解決問題的初步方向;而且也發揮「法感」對實證法的批判功能,以之作為「對實證法的批判機制,作為有經驗的法律人處理法律問題的直覺判斷」的最佳印證。
某程度而言可以說,在法官作成判斷的過程中,其實都只是為了獲致一個符合國民法律感情,符合法律的社會目的之答案而已。
英文關鍵詞:
the Sense of Justice
;
the Feeling of Justice
;
Legal Sources
英文摘要:
After Summarizing the argumentations of the literature, the Sense of Justice can be concluded as four functions: the Critical function, the Security function, the Ab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Legal Source function. The function most exercised by the courts is the one of criticizing the positive laws.
In the so called "Glass Doll" case and the "Limitation (Prescription) of Insurance Claims" case, the judgments of the Supreme Court not only use the Abduction function of "Sense of Justice" in order the obtain the initial direction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but also play its critical function "as a critical mechanism for positive law, as a evidence to the intuition for a legal person with abundant experiences dealing with legal issues".
To certain extent we can certify that the process during the judge making judgments is in fact just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legal feelings and to answer the legal social purposes.
目 次:
壹、楔子-從幾個案例開始思考「法感」的本質
一、案例一-孩子與蛋糕
二、案例二-法國「德萊傅斯」冤獄案
三、案例三-玻璃娃娃致死案
四、案例四-保險理賠協商時效抗辯案
貳、法感之概念發展簡史
參、法感之起源-與生俱來或歷史產物?
一、Gustav Rümelin-法感作為與生俱來的秩序本能
二、Rudolf v. Jhering-法感的歷史命題
三、小結-法律與法感的關係
肆、法感之內涵
一、基本觀察面向
二、法感與方法論的理想
(一)法感的方法論三層次內涵
(二)簡評
伍、法感之功能
一、法感作為對實證法之批判功能
二、法感作為法安定性之擔保功能
三、法感作為法官判決之設證功能
四、法感作為法律適用之法源功能
(一)法感是「次要的」或者「衍生的」法源(eine sekundäre od. ableitete Rechtsquelle)
(二)法感是一種「間接的」法源(mittelbare Rechtsquelle)
(三)法感是制定法以外之「法官法」(das unsichere Recht praeter legem)的直接法源
五、幾個民事判決的印證
(一)有責配偶請求離婚背離法感
(二)量刑或賄選判斷應符法感
(三)利益衡量與法感
(四)法感與舉證責任轉換?
六、簡評
陸、結論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130、148、175、184、195、220、1052 條 (103.01.29 版)
民事訴訟法 第 277 條 (102.05.08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7、146、214 條 (103.06.18 版)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90-1、102 條 (103.05.28 版)
戶籍法 第 25、47、54 條 (100.05.25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656 號
最高法院 91 年第 17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42 年台上字第 865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1 年台上字第 737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91 年度台上字第 2023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3 年度台上字第 85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115 號 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2059 號 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237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6 年度台上字第 2250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5313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7655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8 年度台上字第 220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9 年度台上字第 2600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9 年度台上字第 506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1 年度台上字第 114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1 年度台上字第 605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7793 號 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度家上字第 65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上更(一)字第 6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保險上字第 49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