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裁罰性不利處分 vs. 非裁罰性不利處分-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五二九號判決(Adverse Actions of Punitive Nature vs. Adverse Actions of Non-punitive Nature)
編著譯者:
林明昕
出版日期:
2015.05
刊登出處:
台灣/
興大法學
/
第 17 期
/1-30 頁
頁 數:
20
點閱次數:
2060
下載點數:
8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林明昕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行政罰法
;
其他種類行政罰
;
裁罰性不利處分
;
非裁罰性不利處分
;
有責性
;
非難
;
國家保護義務
;
行政管制
中文摘要:
在我國現行法制中,行政機關就具體個案依法對人民所為之不利處分,究係裁罰性質,抑或非裁罰性質,以致於是否屬於行政罰法第 1 條及第 2 條所稱之「其他種類行政罰」,而有該法之適用,始終是實務上高度爭議的問题。職是,本文藉由對相關學説與實務的評析,整理若干有關裁罰性與非裁罰性不利處分之區別判斷的原則,並進而基於憲法基本權利理論中之國家保護義務的觀點,提出不利處分之性質,以非裁罰性為原則,裁罰性為例外的主張,建議相關問題之判斷,寧從「非裁罰性不利處分」優先推定的角度出發;只有在立法者已清楚表明,抑或法規範之客觀立法意旨顯然無疑的情形下,始能推翻推定,例外承認系爭不利處分具「裁罰性質」,為依法應適用行政罰法的其他種類行政罰。
英文關鍵詞:
Administrative Penalty Act
;
Other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
Adverse Actions of Punitive Nature
;
Adverse Actions of Non-punitive Nature
;
Responsibility
;
Reprehension
;
State Obligations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英文摘要:
It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practice whether an adverse action taken by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is of punitive or non-punitive nature and thus belongs to "other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provided by Articles 1 and 2 of th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Act. This paper therefore describes multiple rationales of distinction between punitive and non-punitive actions, and argues for a presumption of non- punitiveness from the co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f state obligations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Namely, punitive actions are exceptionally recognized as other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under statutory provisions or the objective meaning thereof.
目 次:
壹、問題緣起
貳、引導案例
一、案例事實
二、訴訟經過
參、案例評析-「裁罰性不利處分」之判斷
一、前提問題
二、判斷原則
(一)相關規範之「客觀」立法意旨
(二)相關規範之「合憲性」觀點
(三)裁罰性不利處分之「非難」意義
(四)「非裁罰性不利處分」之優先推定
三、判斷步驟
肆、回顧與展望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3 條 (36.01.01 版)
行政院組織法 第 4 條 (99.02.03 版)
政府採購法 第 101 條 (100.01.26 版)
信用合作社法 第 21、27、38-2 條 (103.06.04 版)
信用合作社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 第 2、4 條 (99.03.29 版)
公路法 第 77、77-3 條 (102.07.03 版)
行政罰法 第 1、2、9、26、27、28、44 條 (100.11.23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131 號
釋字第 275 號
釋字第 313 號
釋字第 604 號
釋字第 612 號
釋字第 656 號
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判字第 1689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2 年度判字第 117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2 年度判字第 776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3 年度判字第 211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8 年度判字第 581 號 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0 年度訴字第 327 號 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99 年度訴字第 1529 號 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行政院版「行政罰法草案」有關處罰種類之探討
違規停車連續處罰相關問題之探討-以釋字第六○四號解釋為中心
「裁罰性處分」、行政處分之廢止與法律保留原則-簡析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二號解釋
由釋字第六一二號解釋論不利益處分或裁罰性不利處分
「裁罰性」不利處分之概念及其範圍界定-兼論菸害防制法第二三條「戒菸教育」之法律性質
行政罰法中「裁罰性之不利處分」的概念意涵及法適用上之若干基本問題-「制裁性不利處分」概念之提出
追繳不法利得不生一罪二罰問題-一○三年衛部法字第一○三○一一七五二○號訴願決定評析
2013 年行政法發展回顧:兼論 2012 年情形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