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損益相抵與職業災害勞工保險給付:以勞保給付年金化後之爭議問題為中心(Adjusting Workers Accident Insurance Benefits and Damages: Shall the Future Pension Benefits be Deducted from the Amount of Damages Awardable against the Employer?)
編著譯者:
徐婉寧
出版日期:
2014.03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
第 43 卷 第 1 期
/1-64 頁
頁 數:
39
點閱次數:
975
下載點數:
15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徐婉寧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損益相抵
;
民法第 216 條之 1
;
勞保條例
;
勞保年金
;
職業災害
;
控除說
;
非控除說
;
勞基法第 59 條
;
勞基法第 60 條
中文摘要:
我國勞工遭受職業災害時,除可申請職災補償外,於符合民法上的要件時,尚可請求雇主負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惟我國勞基法或勞保條例,就職災勞保給付與雇主民法上的賠償責任間的抵充規定,並未加以規範。則此時,雇主可否依民法第216條之1,主張損益相抵,要求應自受災勞工請求之賠償金額,扣除其所受領之職災勞保給付,實不無疑義。再者,隨著勞保給付年金化的實施,因年金總額無法事先確定,則雇主欲主張損益相抵時,應如何計算扣除之金額亦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職災救濟制度與我國十分相近的日本,於勞保給付年金化甫施行之際,對於年金應否抵充民事賠償金額,學說及實務上有未來尚未給付之年金亦應予以扣除之「控除說」,與僅能就受災勞工實際上已受領之年金加以扣除之「非控除說」之爭。其後最高法院採取非控除說,日本並因此而立法,然學界對現行法仍多所批判。
本文擬檢討日本相關規定制定的歷程,及其間實務見解及學說議論的狀況,設法統整出雇主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與勞保職災年金給付間應如何抵充,就尚未受領的年金是否應予抵充及其抵充數額如何計算之法律問題進行詳實而完整的分析,冀能為我國未來解決此一問題,提供參考的方向。
英文關鍵詞:
interests deducted from the amount of the compensation claimed
;
the Civil Code §216-1
;
the Workers' Accident Insurance Law
;
workers' accident insurance benefits
;
industrial accidents
;
deduction theory
;
non-deduction theory
;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59
;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60
目 次:
壹、前言
一、本論文之問題核心
二、我國之問題狀況
貳、日本法上雇主民事賠償責任與勞保給付間調整規定制定的經緯及相關議論
一、日本法上之損益相抵法理
二、日本職災救濟制度之概論
三、1977 年最高法院判決前控除說與非控除說之對立
四、職災年金給付與雇主損害賠償抵充關係之最高法院判決:三共自動車事件
五、暫定的調整措置制定之經緯及其後的動向
六、小結
參、我國於現行法的框架下可能的對應
一、依現行兩階段的抵充方式處理
二、依民法第 216 條之 1 損益相抵之規定處理
肆、代結語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216-1 條 (103.01.29 版)
勞動基準法 第 59、60 條 (102.12.11 版)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 第 34、34-1 條 (98.02.27 版)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6、63、65-2 條 (103.01.08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2779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85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178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7 年度勞上字第 10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8 年度勞上字第 25 號 民事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98 年度勞訴字第 106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