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我國引進美國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之立法課題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王志誠葛冠琳
出版日期: 2009.01
刊登出處: 台灣/財稅研究第 41 卷 第 1 期/1-32 頁
頁  數: 34 點閱次數: 1166
下載點數: 136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王志誠
關 鍵 詞: 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度薪資補助所得稅租稅政策社會福利政策
中文摘要: 馬英九總統在競選時提出「勞動家庭退稅補貼 468 方案」之政見,擬參考美國現行「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度」(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透過租稅方式結合社會福利政策對國內近貧家庭予以實質的現金補助。當選之後新政府也積極推動相關法令之修正,並擬先行推出補貼方案。基於美國自 1975 年開始採行以來,通過稅額扣抵法案(Tax Reduction Act of 1975)至今已逾三十年,根據美國各項統計資料顯示,該制度之最大特色即對低所得之近貧家庭取得之勞動所得給予實質補貼,除在激勵低收入家庭成員投入勞動市場具有實質效果外,在協助近貧家庭及孩童脫離貧窮上亦頗具成效;此外,該制度具有負所得稅特質,在促進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上亦遠較其他各種租稅手段為佳。因此,雖然也引發某些缺失或後遺症,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尤其近年來我國已逐漸邁入 M 型社會,中產階級家庭大幅度的淪入近貧階級,引進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度實已刻不容緩,如何能順利引進這個制度已為各方矚目。本文參考美國行之有年之 EITC 作為介紹之主要依據,透過該制度在美國之立法及施行產生之各項優點及缺點,提出我國未來引進之立法建議,亟希能提供國內相關主管單位參考。
目  次: 壹、楔子
貳、美國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之發展
參、我國之法制建構及立法重點
肆、結論及建議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王志誠、葛冠琳,我國引進美國勞動所得稅額抵減制之立法課題,財稅研究,第41卷第1期,1-32頁,2009年01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