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美國海外追稅暨 FATCA 之立法分析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王志誠葛冠琳
出版日期: 2012.10
刊登出處: 台灣/當代財政第 22 期/23-38 頁
頁  數: 15 點閱次數: 1038
下載點數: 60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王志誠
關 鍵 詞: FATCAFBAR稅收管轄權洗錢隱私權肥咖法案逃漏稅
中文摘要: 根據美國內地稅法,凡具有美國公民身分、永久居留權及符合稅法定義之稅務居民,以及美國境內公司,其全球所得 均屬美國聯邦所得稅之課稅範圍,且為防止白領犯罪洗錢,美國國會早於 1970 年間即通過海外銀行及金融帳戶申報規定(FBAR),規定個人海外金融帳戶一年中任何一天之存款餘額合計超過 1 萬美元者,應申報帳戶資料,並於次年 6 月 30 日前將該資料送達財政部。本文主要在探討美國政府推動海外追稅政策之背景、追討過程,以及配合海外所得追稅通過的 FATCA 法案之立法背景、法案內容,以及與 FBAR 間之差異分析,並針對 FATCA 之規範爭議進行討論。
目  次: 壹、楔子
貳、FATCA 之實質意涵
一、緣起
二、立法背景及目的
三、主要內容及規範簡介
四、與 FBAR 之差異比較
參、配套方案
一、推動海外金融帳戶自動補報補繳作業
二、加速簽訂國際租稅互助協定
三、增訂國內法人之協助義務
肆、爭議及討論
一、傷害個人隱私權
二、降低外資投資意願
三、處罰過當
四、不符成本效益
伍、結論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王志誠、葛冠琳,美國海外追稅暨FATCA之立法分析,當代財政,第22期,23-38頁,2012年10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