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民法「公序良俗」條款之概念與作用
編著譯者:
王服清
;
許炳華
出版日期:
2008.05
刊登出處:
台灣/
全國律師
/
第 12 卷 第 5 期
/60-74 頁
頁 數:
16
點閱次數:
1985
下載點數:
6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許炳華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不確定法律概念
;
概括條款
;
法律明確性原則
;
公共秩序
;
善良風俗
;
私法自治原則
中文摘要:
民法中「公序良俗」條款為典型之不確定法律概念,帶有濃厚的道德意味,涉及法律與道德之區別問題。在公序良俗條款具體化之過程中,除了個別基本人權外,尚須就整體憲法秩序作全盤之綜合觀察,並斟酌法律行為之性質、目的、動機等,以探求公序良俗之內容,據以判斷私法自治之界限。
目 次:
壹、不確定法律概念
貳、各國民法之立法情形
參、我國民法之立法情形
肆、我國民法實務之見解
伍、我國民法「公序良俗」條款與「契約自由」之關係
陸、我國民法「公序良俗」條款與「基本權利對第三人效力」理論
柒、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15、22、23 條 (36.01.01 版)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0 條 (86.07.21 版)
民法 第 2、71、72、148、184、765 條 (97.01.09 版)
集會遊行法 第 11 條 (81.07.27 版)
保險法 第 36、37 條 (96.07.18 版)
公平交易法 第 24 條 (91.02.06 版)
醫師法 第 25 條 (96.12.12 版)
勞動基準法 第 55、56 條 (91.12.25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432 號
釋字第 445 號
釋字第 457 號
釋字第 491 號
釋字第 521 號
釋字第 545 號
釋字第 576 號
釋字第 578 號
釋字第 580 號
釋字第 602 號
最高法院 73 年度第 1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最高法院 20 年上字第 1941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46 年台上字第 1068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50 年台上字第 2596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50 年台上字第 691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65 年台上字第 2436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80 年度台上字第 792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7 年度台上字第 1849 號 民事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1909 號
相關函釋:
電子郵件字第 940223 號
相關論著:
基本權利:第五講 基本權利的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