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
IP 位址使用者資料;通訊使用者資料;秘密通訊權;資訊自決;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
中文摘要: |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 11 條之 1,規定在特定情況下可調取「通訊使用者資料」。隨著科技發展,透過網路的通訊以及其他應用興起,從而,在若干實務案例中,「IP 位址使用者資料」是否為「通訊使用者資料」,遂成爭點。為此,本文從實務判決出發,整理共通的問題所在後,從下述角度分析:首先,處理「IP 位址使用者資料」所涉通訊秘密及資訊自決權面向;其次,根據上述分析,提出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條文第 11 條之 1 第 1 項至第 3 項的合理解釋方式;最後藉由上述觀點,討論實務運用並作出相關建議。
|
英文關鍵詞: |
IP Address User’s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User’s Information;Right to Privacy of Correspondence;Information self-determination;Communication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Act |
英文摘要: |
The Communication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Act (CSSA) allows the government to collect the “communications user’s information”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CSSA §§ 11-1I, II and III). However, due to the advancement of new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life via the internet has been taking place, an issue arose in several cases: Is “IP Address User’s Information ” equals to ”Communications User’s Information”? On that accou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legal issues as following perspectives: 1. Categorization of possible fundamental rights (right to privacy of correspondence, and information self-determination)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s/IP Address User’s Information. 2. The proper approach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SSA §§ 11-1I, II and III in the light of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3.More specifi cally, this article provides practical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pproach mentioned above.
|
目 次: |
壹、序論 貳、若干判決見解 一、skype 恐嚇 二、非法下載、上傳盜版影片 三、網路罵人、散布猥褻物及網拍仿冒品 參、實務見解的共通問題所在 一、與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文字的衝突 二、「IP 使者資料」=「通訊使用者資料」? 三、干預處分的基本權及規範適用問題 肆、「IP 使用者資料」的基本權保護及規範解釋 一、IP 與使用者資料 二、秘密通訊? 三、資訊自決權 四、資訊強度的類型化保障-規範解釋及其類型 伍、實務判決的重新詮釋 一、網路通訊時的 IP 使用者資料 二、非法下載盜版影片時的 IP 使用者資料-無關「通訊」 三、其他案件類型的 IP 使用者資料-無關「通訊」 陸、結論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