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2017 年民事法年度回顧:民事財產法裁判回顧(Annual Review of 2017 on the Civil Law: The Supreme Court Judgments on Property Law)
編著譯者:
陳聰富
出版日期:
2018.11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
第 47 卷 特刊
/1755-1792 頁
頁 數:
38
點閱次數:
1715
下載點數:
152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陳聰富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借貸契約
;
消滅時效
;
除斥期間
;
預約
;
附隨義務
;
代償請求權
;
情事變更原則
;
醫療水準
;
代理同意
中文摘要:
本文蒐集 2017 年最高法院民事判決,蒐集方法為彙整各法學雜誌搜錄或評論的重要裁判,從中挑選在法學理論上具有重要性的案例,撰寫成篇。
在民法總則方面,於利息先扣之消費借貸契約,應扣除利息後始得計算利息;人格權之妨礙排除請求權,並無消滅時效之適用;於當事人協商造成時效消滅時,創設時效不完成制度。
在契約法方面,預約義務人違反預約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債務人違反附隨義務時,債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解除契約。在承攬瑕疵擔保責任案件,如逾越一年瑕疵發現期間,定作人不得再依不完全給付之規定行使權利。代償請求權之代償物包含交易對價,且其消滅時效採取「代償請求權不發生說」。至於情事變更原則所生之增加給付請求權之除斥期間,最高法院見解分歧,並非一致。
在侵權責任方面,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之權利內涵及後段之善良風俗,採取寬鬆解釋,適度擴大侵權責任之成立。商品自傷,不在消費者保護法第 7 條規定之保護範圍。
在醫療責任方面,醫療常規非醫療人員注意義務之唯一標準,且醫療水準之注意義務即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於發生重大醫療瑕疵時,醫療因果關係發生舉證責任轉換之效果。告知後同意法則中的「代理同意」,親屬之意見僅具有參考價值,仍應以理性病人之最大利益作為醫療處置之基礎。
英文關鍵詞:
contract of loan
;
statute of limitation
;
statute of repose
;
preliminary contract
;
ancillary obligations
;
substitute claims
;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
medical standards
;
substitute consent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reviews important civil law judgments made by the Supreme Court in 2017.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Code, the sum of a contract of loan has to be reduced by the interest that has been collected by the creditor. The right to injunction based on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is not subject to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is postponed due to the parties’ negotiation.
In the contract law, a debtor of a preliminary contract is liable for damages when violating his duty to performance. Where a debtor fails to perform his ancillary obligations, the creditor may terminate the contract and claim damages. Where an undertaker’s work is defective, the proprietor is not allowed to make a claim based on incomplete performance if he passed the one year period of time to find the defects. The claim to increase the reimbursement for the work under the doctrin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is subject to different limitation of period of time under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In tort law, the definitions of “right” and “good morals” stipulated in article 184 are expanded widely. The liability for the defects on goods is not covered by article 7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Further, in medical malpractice, medical custom is not a decisive criterion in determining the doctor’s negligence, while medical standard is the same as a good manager’s standard of care. Where a doctor is grossly negligent, the burden of proof for causation is on the doctor, instead of the patient. Although relatives of a patient are allowed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their opinions are merely for reference but not decisive.
目 次:
壹、序言
貳、民法總則
一、借貸契約之要物性
二、隱名代表
三、消滅時效之客體
四、消滅時效障礙事由
參、契約法
一、廣告內容為契約之內容
二、預約不履行之賠償責任
三、附隨義務之違反效果
四、不完全給付與承攬瑕疵擔保責任
五、代償請求權之類推適用及消滅時效
六、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
肆、侵權責任
一、侵害之權利
二、商品自傷
三、交易安全義務
四、人格權侵害之不法性
五、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
伍、醫療責任
一、醫療過失標準
二、因果關係之舉證責任
三、告知後同意法則
陸、結語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18、72、74、90、93、125、127、128、130、148、184、195、197、220、225、226、227、227-2、234、237、254、365、464、474、495、498、499、514 條 (104.06.10 版)
民事訴訟法 第 277 條 (107.06.13 版)
消費者保護法 第 7、22 條 (104.06.17 版)
醫師法 第 12-1 條 (105.11.30 版)
醫療法 第 58 條 (103.01.29 版)
醫療法 第 81 條 (106.05.10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96 年度第 8 次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55 年台上字第 2053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61 年台上字第 964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134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1392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1833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2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1 年度台上字第 177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1 年度台上字第 24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再字第 18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3 年度台上字第 583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4 年度台上字第 799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5 年度台上字第 153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048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0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148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305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36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51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693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86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8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2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33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418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67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8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45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466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505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92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56 年度台上字第 280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68 年度台上字第 3347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74 年度台上字第 1117 號 民事
最高法院 87 年度台上字第 80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2694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3 年度台上字第 1185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6 年度台上字第 2250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217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765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78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843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
時效抗辯與誠實信用原則之適用-簡評九六年台上字第二二五○號判決
債編通則之爭議問題(上)
債編通則之爭議問題(下)
違反附隨義務、契約目的不達與解除契約之連結關係-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二號民事判決評析
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於工程糾紛問題之再探討-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三九二號民事判決
論預約:探尋德國法之發展並綜合分析臺灣最高法院相關判決
消滅時效進行之障礙事由
承租人允許使用房屋之第三人自殺致房屋成為凶宅之損害賠償責任-最高法院 103 年度台上字第 583 號判決評釋
剖析代償請求權之本質與消滅時效之起算-以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1833 號判決為楔子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