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2017 年刑事程序法回顧:刑事救濟程序、證據法則與強制處分(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n 2017: Criminal Relief Procedure, Evidential Rules, Coercive Measure)
編著譯者:
薛智仁
出版日期:
2018.11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
第 47 卷 特刊
/1881-1929 頁
頁 數:
49
點閱次數:
1306
下載點數:
19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薛智仁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上訴利益
;
具體上訴理由
;
強制辯護
;
訴訟權
;
自白減刑規定
;
特赦
;
再審
;
利誘訊問
;
搜索扣押
;
通訊監察
中文摘要:
2017 年總統府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後續法律改革預期將重大影響刑事程序法的全貌,其發展有待未來觀察,本文僅聚焦在評論刑事程序法的實務發展,特別是最高法院的重要決議和裁判。整體來說,刑事救濟程序是 2017 年實務發展成果最豐富的領域。司法院釋字第 752 號解釋基於訴訟權之保障,宣告刑事訴訟法第 376 條禁止二審初受有罪判決之人上訴第三審違憲,促成修法。最高法院承認被告對宣告監護處分之無罪判決得提起上訴、受特赦之人得聲請再審,值得肯定;在強制辯護案件否定第二審法院指定辯護人協助被告上訴的義務,以及課予再審聲請人對於新事證確實性過高的舉證責任及說明義務,則是有待檢討。除此之外,面對法律未明訂的新型科技偵查手段,最高法院秉持強制偵查法定原則及隱私權保障的精神,宣告 GPS 跟監違法,對調取網路傳真適用相對法官保留原則,令人喝采!
英文關鍵詞:
appeal interest
;
concrete grounds of appeal
;
compulsory defense
;
right of legal proceedings
;
rules of confession commutation
;
amnesty
;
retrial
;
advantageous leading
;
search and seizure
;
communication surveillance
英文摘要:
In 2017,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convened the meeting of national judicial reform. We can expect and observe that the coming reforms will completely affect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ommenting on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specially the important decisions, judgments and verdicts of the Supreme Court. On the whole, criminal relief procedure is the most plentiful field of practical development in 2017. Based on guaranteeing the right of legal proceedings, J. Y. Interpretation No. 752 declared article 376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forbidding defenders only guilty in the second instance to appeal to the third instance was unconstitutional and promoted the amendment. We approve that the Supreme Court admitted defenders can appeal for the judgment declaring not guilty but announcing custody and protection and people amnestied can apply for the retrial. However, it should be criticized that the Supreme Court denied the obligation of assignment of counsel in the second instance to assist defender in appealing in compulsory counsel cases and obl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retrial an excessive burden of proof or obligation to disclose about newly discovered evidence. In addition, we should applaud that when facing the newly technological detective measures not established in the law, the Supreme Cour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ercive measure according to law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 to privacy, declared the use of GPS for tracking is unconstitutional, and the obtainment of internet fax also applies to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judge reservation.
目 次:
壹、前言
貳、刑事救濟程序
一、上訴通則
二、第三審上訴
三、再審
參、證據法則
一、利誘訊問之判準及法律效果
二、通譯未經具結之法律效果
肆、強制處分
一、GPS 跟監之適法性
二、調取網路傳真之適法性
伍、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16 條 (36.01.01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25、30、41、42、47、55、58、59、66、87、134、277、315-1、321、335 條 (107.06.13 版)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7 條 (106.06.14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31-1、33-1、93、101、133、133-1、156、158-3、159-1、211、228、230、231、253、284-1、346、348、376、380、394、420、433、434 條 (106.11.16 版)
公設辯護人條例 第 17 條 (96.07.11 版)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第 11-1 條 (107.05.23 版)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第 1 條 (55.12.16 版)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第 70 條 (99.05.12 版)
刑事妥速審判法 第 7 條 (103.06.04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283 號
釋字第 737 號
釋字第 752 號
最高法院 106 年度第 7 次刑事庭會議(一)
最高法院 106 年度第 8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106 年度第 9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106 年度第 12 次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106 年度第 17 次刑事庭會議(一)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1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16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370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919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369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648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抗字第 722 號 刑事裁定
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非字第 259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5354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1128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4700 號 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禁止國家使用私人違法取得證據之理論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臺上字第七三四號判決
論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辯護權、實質救濟權利概念於我國刑事司法實務之適用情形-以辯護人為被告代撰第二審上訴理由之義務為中心
司法警察之偵查概括條款?-評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上字第三五二二號判決
上訴二審理由是否具體之判斷
簡評釋字第 752 號解釋及刑事訴訟法的相關修正
限制三審上訴之規範檢討-評釋字第七五二號解釋
簡評 2017 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第 376 條
論發現新事證之刑事再審事由:2015 年新法之適用與再改革
GPS 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3788 號刑事判決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