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 BVerfGE 124, 43-扣押伺服器之電子郵件(下)
編著譯者:
王士帆
出版日期:
2018.10.12
刊登出處:
台灣/
司法周刊
/
第 1922 期
/2-3 頁
頁 數:
6
點閱次數:
827
下載點數:
2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王士帆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秘密通訊自由
;
資訊隱私權
;
搜索扣押
;
違法取證
;
電子郵件
;
資訊自我決定權
中文摘要:
假設一個案情:檢察官偵查被告 A 涉犯詐欺等罪。偵辦期間,檢察官有相當理由相信已被 A 讀取而儲存在網路服務業者 B 郵箱伺服器的電子郵件內容,可作為不利 A 之證據,遂要求 B 交付 A 帳戶中過去一定期間的電子郵件。當日,B 將 A 帳戶兩年多來已讀取的 2500 封電子郵件複製到隨身碟,交予檢察官。A 主張檢察官扣押上開電子郵件乃違法取證,理由是檢察官所為,侵犯其秘密通訊自由,卻未遵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相關規定。試問:本件案情是否適用《通保法》?
電子郵件是電信設備傳輸的訊息,符合《通保法》第 3 條第 1 項第 1 款定義的「通訊」概念,殆無疑義。電子郵件傳輸,一般分為 4 個階段-傳送、暫存、接收、管理。案例問題涉及管理階段,其關鍵在於:偵查機關存取儲存在網路服務業者郵箱伺服器的已讀取之電子郵件,是否干預通訊方之秘密通訊自由。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 條 (36.01.01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133、133-1 條 (106.11.16 版)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第 3 條 (107.05.23 版)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 BVerfGE 124, 43-扣押伺服器之電子郵件(上)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