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論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以「法官介入審查」機制為中心(The Due Process Requirements for the Deprivation of Physical Freedom: Focusing on Judicial Intervention)
編著譯者:
林明昕
出版日期:
2017.03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
第 46 卷 第 1 期
/1-86 頁
頁 數:
86
點閱次數:
690
下載點數:
34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林明昕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人身自由
;
正當法律程序
;
法官保留
;
提審
;
審判權
中文摘要:
我國憲法第 8 條保障人民身體之自由,惟其有關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的適用範圍為何,學說與實務始終爭議不斷。就此,本文透過系爭憲法條文之文義、歷史及體系等解釋因素的分析,並顧及司法院大法官相關的解釋例後認為,憲法第 8 條的程序保障,固然僅直接適用於刑事或其他處罰案件類型的人身自由之剝奪,但非屬此種類型者,仍應予以類推適用。換言之,立法者針對人身自由之剝奪而規範其程序時,即使在非屬刑事或其他處罰案件類型的情形,也必須設計出一套即時有效的法官介入審查機制,始能符合憲法保障人身自由之意旨。至於這一套機制具體上究應如何設計,本文則藉由對現行新修正之提審法的評釋,分別從審判權之歸屬及審查程序之建構等兩方面,提出若干觀點,以供未來立法實務參考。
英文關鍵詞:
physical freedom
;
due process
;
Richtervorbehalt
;
habeas corpus
;
jurisdiction
英文摘要:
Albeit Article 8 of the Constitution guarantees the physical freedom of a person, the scope of due process requirements thereof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both the academic discussions and legal practices. This paper examines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ext, history,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ional provision, and related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s made by the Justice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Judicial Yuan. This paper then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 due process requirements provided in Article 8 of the Constitution apply admittedlt to criminal defendants, the requirements shall apply to non-criminal defendants by analogy. In other words, when prescribing due process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 physical freedom, the legislature should provide an immediate judicial intervention for both criminal or non-criminal defenda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For a specific institutional design, this paper comments upon that the newly-amended Habeas Corpus Act, and makes suggestions in response to jurisdiction and review process for future reference.
目 次: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範圍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定義
貳、 比較法制之觀察
一、「法官保留」模式:德國
二、「提審」模式
三、小結
參、我國法制中應有之法官介入審查模式
一、公權力剝奪人身自由之種類
二、憲法上之誡命
三、小結
肆、法官介入審查機制之具體設計:兼評提審法
一、審判權之歸屬
二、審查程序之建構
三、小結
伍、結論
一、公權力剝奪人身自由之種類
二、憲法上對於法官介入審查人身自由之剝奪的程序要求
三、法官介入審查之審判權歸屬
四、法官介入審查之程序建構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9、16、22、23、77、80 條 (36.01.01 版)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2 條 (94.06.10 版)
行政執行法 第 17、19、24、37 條 (99.02.03 版)
行政訴訟法 第 1、2、3-1、6、9、116、117、118、119、196、235-1、237-10、237-11、237-12、237-13、237-14、237-15、237-16、237-17 條 (103.06.18 版)
民事訴訟法 第 303 條 (104.07.01 版)
強制執行法 第 20、21、22、24、25、77-1、128、129、132-2 條 (103.06.04 版)
破產法 第 70、71、72 條 (82.07.30 版)
非訟事件法 第 31 條 (104.02.04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86、87、88、89、90、91、91-1 條 (105.11.30 版)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3 條 (105.07.20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75、76、87、88-1、93、101、101-1、108、117、178、203、316、456、466、469 條 (105.06.22 版)
提審法 第 1、4、9、10 條 (103.01.08 版)
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 22、23-1、26、59 條 (94.05.18 版)
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 第 3、4 條 (99.05.26 版)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第 15、16、18 條 (104.02.04 版)
老人福利法 第 41、42 條 (104.12.09 版)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7、78、80 條 (104.12.16 版)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 29、32、33 條 (104.02.04 版)
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 8、9、42、53、89、92 條 (105.06.01 版)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第 22-1 條 (104.12.23 版)
入出國及移民法 第 15、38、38-4、38-8、69 條 (105.11.16 版)
陸海空軍懲罰法 第 22 條 (104.05.06 版)
竊盜犯贓物犯保安處分條例 第 3 條 (95.05.30 版)
監獄行刑法 第 2 條 (99.05.26 版)
精神衛生法 第 20、37、41、42 條 (96.07.04 版)
傳染病防治法 第 44、45、48 條 (104.12.30 版)
就業服務法 第 68 條 (105.11.03 版)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第 18-1、32 條 (104.06.17 版)
香港澳門關係條例 第 14-1 條 (104.06.17 版)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 52、56、57、62 條 (104.12.16 版)
警察職權行使法 第 7、19 條 (100.04.27 版)
行政罰法 第 4 條 (100.11.23 版)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第 90、91 條 (101.12.26 版)
人口販運防制法 第 19 條 (105.05.25 版)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 第 2 條 (98.04.22 版)
家事事件法 第 16、51 條 (104.12.30 版)
法院受理提審聲請之事務分配辦法 第 2 條 (105.12.27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166 號
釋字第 233 號
釋字第 251 號
釋字第 300 號
釋字第 384 號
釋字第 392 號
釋字第 396 號
釋字第 436 號
釋字第 466 號
釋字第 482 號
釋字第 499 號
釋字第 523 號
釋字第 540 號
釋字第 588 號
釋字第 636 號
釋字第 639 號
釋字第 653 號
釋字第 664 號
釋字第 681 號
釋字第 689 號
釋字第 690 號
釋字第 691 號
釋字第 699 號
釋字第 708 號
釋字第 710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人身自由的憲法保障與強制隔離的違憲審查-釋字第 690 號解釋
被收容外國人之提審權
從憲法上法官保留原則論提審之射程修正
檢察官發監執行之受刑人得否聲請提審-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一○三年度提字第二號刑事裁定評析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