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
銀行法;違法吸金罪;犯罪所得;詐欺罪;共犯連帶沒收;沒收制度 |
中文摘要: |
台灣的詐騙新聞層出不窮,詐騙手法多變,而各種詐騙手法,往往又以吸金詐騙犯所取得的金額最龐大。但在實務上,吸金犯不必然等於詐欺犯,所謂的詐欺犯是指施用詐術使他人受騙後,因而取的他人所交付的財物,而詐欺犯對於這些財物主觀上要有不法所有的意圖;而吸金犯(違法吸金)一般是指行為人違反我國銀行法第 29 條、第 125 條之規定,非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銀行單位,不可經營與銀行相關業務。簡單來說,吸金犯就是未經主管機關核准,向不特定的多數人招攬收取資金並支付利息。而若是當初招攬收取資金之原因為虛構不存在,或是招攬資金後根本沒有去進行約定的投資,則違法吸金的同時也會成立詐欺行為。在現實社會中,吸金集團不斷以「老鼠會」、「多層次傳銷」、「類合會方式」、「投資性契約」來吸引不特定民眾之資金,再以「還本+高額利息」來降低民眾之警戒心,故最後造成社會金融秩序動盪不安,故就此為文試探討違法吸金罪在實務上所面臨之議題研究。
|
目 次: |
壹、緒論 貳、違法吸金罪上所謂「顯不相當」之意義 一、採取不以民法上規定為判斷說 二、採金融機構間平均定期儲蓄存款利率 三、採平均定存利率做判斷說 參、違法吸金罪與詐欺罪之競合 一、原穩定實務見解 二、學者提出比較法建議 三、實務見解之變遷 肆、犯罪所得之沒收問題 一、犯罪所得是否扣除交易成本 二、共同正犯間應否合併計算犯罪所得 三、對於非銀行違法經營國內外匯兌業,有依約交指定帳戶,其犯罪所得是否應計入其犯罪所得? 伍、結語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