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從危險故意理論省思放火故意之實質內涵-以最高法院 105 年度臺上字第 2179 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爭點為出發點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陳俊偉
出版日期: 2019.11
刊登出處: 台灣/興大法學第 26 期/153-266 頁
頁  數: 77 點閱次數: 1998
下載點數: 308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陳俊偉
關 鍵 詞: 故意放火故意殺人故意危險故意實害故意抽象危險具體危險
中文摘要: 即使是在現代風險社會中,刑法仍應遵循其自由主義式的刑法傳統,優先尊重個體之主體性與自由,並接受個人面對風險時自我判斷之空間,只有當行為人對其行為將導致法益侵害之支配具備明確的認知與意欲時,始能處以故意刑罰。因此所謂的危險故意,僅能是對於造成法益具體危險的知與欲。在此種危險故意理論的基礎上,放火罪作為對生命、身體法益前置性保護的抽象危險犯,其主觀故意仍必須是對生命、身體法益的具體危險故意,如此立法者對放火罪所配置之高度法定刑才得以具有正當性。本文檢討之實務判決不僅因為將放火故意簡化詮釋為放火風險認知而有缺失,更因為直接以放火故意之證明同時認定了殺人故意,而有混淆放火故意與殺人故意之疑慮。
英文關鍵詞: IntentionIntention to ArsonIntention to KillAbstract EndangermentConcrete Endangerment
英文摘要: In the risk society should criminal law always be a liberal criminal law, which respects the subjectivity and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and allows the individual the space, even in the risk situation, the decisions to take action. Only the perpetrator who acts with the sure awareness and will to rule the violation of the legal asset, is punished as intentional. Based on this, the so-called endangering intention can be such an intention, which presupposes knowledge and willingness to take concrete risks. Likewise, the intention to arson is legitimate if it is an intention to concrete endangerment of the life and body of an individual. The definition of the purpose of the intention to arson, which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case-law, is therefore misleading.
目  次: 壹、前言
貳、判決內容與爭點
一、案例事實
二、歷審判決要旨
(一)一審判決要旨
(二)二審判決要旨
(三)三審判決要旨
三、爭點所在
參、放火故意作為危險故意?
一、放火罪罪質與放火故意內涵之連動性
(一)抽象危險犯說
(二)具體危險犯說
(三)折衷說
(四)小結
二、「危險故意」之定位與概念內涵之理論爭執
(一)危險故意即為有認識過失說
(二)危險故意即為間接故意說
(三)徐偉群教授之綜合說:危險、故意部分為有認識過失、部分為間接故意
(四)危險故意概念獨立說
三、小結
肆、危險故意概念獨立性之辯證
一、法定構成要件類型的形式區隔
(一)危險故意並非實害犯的有認識過失
(二)危險故意並非間接實害故意
(三)針對綜合說的回應
二、故意刑罰的理性何在?
(一)罪責原則的設限功能
(二)罪責原則的論證功能
(三)結果要素的價值理性與目的理性功能
三、小結
伍、危險故意之內涵
一、危險故意的對象:具體危險
(一)出發點:以法定構成要件的形式分類為對應
(二)最低限度:對於法益危險之知與欲的最低要求
(三)具體危險作為危險故意的適格對象
二、危險故意的知與欲
(一)危險故意的本質:具體危險的事前判斷
(二)危險認知
(三)危險意欲
三、小結
陸、放火罪之本質與放火故意:兼判決之評釋
一、第 173 條放火罪的罪質
(一)立法體例並非區隔抽象與具體危險犯之唯一標準
(二)第 173 條第 1 項規定內的法益侵害結構與構成要件要素
(三)小結: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罪非行為犯模式之抽象危險犯
二、放火故意的具體內涵
(一)放火故意並非毀損建築物故意
(二)放火故意並非放火風險故意
(三)放火故意為對於個人生命、身體法益的具體危險故意
(四)放火故意不等同於殺人故意
三、判決評釋
(一)放火故意與殺人故意之規範關係認定
(二)縮減為放火風險認知的放火故意認定
(三)被架空的殺人故意認定與證據要求
柒、結論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陳俊偉,從危險故意理論省思放火故意之實質內涵-以最高法院 105 年度臺上字第 2179 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爭點為出發點,興大法學,第 26 期,153-266 頁,2019年11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