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民事類實務導讀(司法院釋字第 787 號解釋及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1637 號民事判決等 8 則裁判之說明)
編著譯者:
陳忠五
出版日期:
2020.02.14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385 期
/157-171 頁
頁 數:
16
點閱次數:
853
下載點數:
6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陳忠五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權利之行使
;
誠實信用原則
;
權力失效理論
;
審閱期間
;
權利失效理論
;
契約之定性
;
無名契約
;
混合契約
;
當事人適格
;
固有必要共同訴訟
;
非給付型不當得利
;
無法律上原因
;
有償契約
;
無償契約
;
使用借貸
;
對價關係
;
共有物之管理
;
共有物分管契約
;
一部無效
;
全部無效
中文摘要:
司法院釋字第 787 號、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1637 號民事判決等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或見解,在理論或實務上具有重要意義,特別說明如下:
一、退除役軍職人員與臺灣銀行訂立的優惠存款契約,屬私法契約,因該契約所生請求給付優惠存款利息之事件,性質上屬私法關係所生之爭議,其訴訟應由普通法院審判。無名契約或混合契約,最常需要經由契約定性,尋找得適用的法律。同一無名契約或混合契約,全部或一部定性為不同類型的有名契約,適用或類推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定,可能得出不同的法律效果,影響當事人權利義務甚鉅。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111、148、179、464、490、528、529、820 條 (108.06.19 版)
民事訴訟法 第 249、277 條 (107.11.28 版)
消費者保護法 第 11-1 條 (104.06.17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787 號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163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1688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