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再論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
編著譯者:
薛智仁
出版日期:
2020.04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法學雜誌
/
第 299 期
/95-106 頁
頁 數:
11
點閱次數:
1694
下載點數:
4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薛智仁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罪刑法定原則
;
想像競合
;
輕罪封鎖作用
中文摘要:
在 2017 年組織犯罪條例修正之後,電信詐欺集團之取款車手能否適用組織犯罪條例第 3 條第 3 項一律刑前強制工作,最高法院各庭存在法律見解之積極歧異,已提交大法庭審理。此一法律問題的核心爭議是,刑法第 55 條後段僅明訂想像競合之輕罪法定刑下限具有封鎖作用,司法實務得否透過解釋承認輕罪之保安處分亦具有封鎖作用。本文主張,罪刑法定原則適用於想像競合規定,基於類推適用禁止原則,不得以司法解釋承認輕罪之其他法律效果具有封鎖作用,此一法律漏洞應儘速修法填補。據此,電信詐欺集團之取款車手不得適用組織犯罪條例第 3 條第 3 項一律刑前強制工作,僅得適用刑法第 90 條強制工作。
目 次:
壹、問題背景
貳、罪刑法定原則對於想像競合規定之拘束力
參、現行法之想像競合輕罪封鎖作用界限
肆、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9、55 條 (94.02.02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9-4 條 (103.06.18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5 條 (105.11.30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2、15、21、22、23、24、25、26、27、28、29、30、31、35、50、55、74、75、76、90、277、279、306、320、321、335 條 (109.01.15 版)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2、3 條 (106.04.19 版)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第 3 條 (107.01.03 版)
洗錢防制法 第 15 條 (105.12.28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471 號
釋字第 528 號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 2306 號 裁定
最高法院 31 年上字第 220 號 刑事判例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203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337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4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41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783 號 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與實務批評(上)
罪刑法定原則的構成要件保障功能(上) -第十六次修正刑法檢討系列(第一、二、二八至三一條)
保安處分與罪刑法定
九四/九五年度刑事判決評釋-競合部分
沒收之定位與從屬性-最高法院相關裁判綜合評釋(下)
「一罪一罰」作為廢除連續犯理由的迷思-單一刑罰制的引入
關於 2014 年 6 月 18 日詐欺犯罪修法之評析
家暴事件的正當防衛難題-以趙岩冰殺夫案為中心
評述刑法第二條第二項之修正-質疑修正沒收關於時之效力
刑法不法利得沒收制度溯及適用之憲法問題
國際法規範與刑事立法:兼評近期刑事法修訂動向
刑事沒收制度之現代化:2015 年沒收實體法之立法疑義
溯及既往禁止與轉型正義-以東德邊境守衛射殺案為例
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評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337 號刑事判決
論參與犯罪組織與首次加重詐欺想像競合後之強制工作爭議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