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監獄行刑中的修復式正義——以德國、美國的經驗為例(In-Prison Restorative Justice -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盧映潔宋名晰
出版日期: 2018.01
刊登出處: 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 58 期/143-198 頁
頁  數: 56 點閱次數: 1073
下載點數: 224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 授權者指定不分配權利金給作者)
關 鍵 詞: 修復式正義監獄行刑
中文摘要: 修復式正義的概念, 在我國司法實務上被稱為「修復式司法」。我國法務部在 2010 年 6 月即頒行「推動修復式司法試行方案」並鼓勵地檢署結合社區以及學術單位的力量共同規劃與實施。法務部在試行方案中是希望檢察機關結合觀護、矯正,在刑事司法之各個程序中均提供兩造對話之機會,其中當然也包括執行徒刑的階段。不過,從我國法務部開始推動修復式司法試行方案,由於各地檢署是主要的實踐單位,因而我國修復式方案的踐行與成果絕大多數是在偵查階段,文獻的研究亦較無觸及監獄行刑中修復式正義的實踐與法制建構。基此,本文以德國與美國在修復式正義於監獄行刑階段的法規範與實踐情形進行介紹,以外國經驗,再對我國修復式正義在我國監獄行刑階段的實踐提出法規範架構及可行性的建議。
英文關鍵詞: Restorative JusticePrison
英文摘要: Restorative justice initiatives, although in its relative infancy, have enjoy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aiwan. In June 2010,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in Taiwan promulgated the “Pilot Program to Promote
Restorative Justice (tuidong xiufushi sifa shixing fangan)”, encouraging local procuratorates to implement the Program with the help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academics. The Ministry attempted to offer the opportunity of dialogue between the victim and the offender in all stages of criminal justice. However, even today discussions of in-prison restorative justice programs are rare in Taiwa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introduce how the in-prison restorative justice programs are managed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shed light on the assessment as to providing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in-prison restorative justice in Taiwan.
目  次: 壹、前言
貳、德國監獄行刑階段的修復式正義
一、德國監獄行刑中 TOA 的法律規範依據
(一)德國 TOA 的法律規範發展概說
(二)TOA 在德國監獄行刑階段的法規範依據
二、TOA 在德國監獄行刑階段的實踐經驗
(一)Bayern 邦
(二)Baden-Württemberg 邦
(三)Bremen 市
三、TOA 在德國監獄行刑階段的問題
四、德國監獄行刑中 TOA 制度在犯罪學意義上的實踐
參、美國監獄行刑階段的修復式正義
一、美國 VOM 制度發展背景
二、VOM 在美國的立法與實踐經驗
(一)田納西州模式(the Tennessee Model)
(二)德州模式(the Texas Model)
三、VOM 在美國監獄行刑階段的實踐--以德州為例
四、VOM 在美國監獄行刑階段的問題
五、美國 VOM 在犯罪學意義上的實踐
肆、結語--對我國監獄行刑階段修復式正義之建議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盧映潔、宋名晰,監獄行刑中的修復式正義——以德國、美國的經驗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58期,143-198頁,2018年01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