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刑法沒收之追徵條款-兼評相關實務見解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林鈺雄
出版日期: 2020.08
刊登出處: 台灣/軍法專刊第 66 卷 第 4 期/1-15 頁
頁  數: 15 點閱次數: 2274
下載點數: 60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軍法專刊社 授權者指定不分配權利金給作者)
關 鍵 詞: 犯罪所得追徵沒收估算條款過苛條款
中文摘要: 沒收與追徵之區別,具有多面向的作用,故裁判主文應明確諭知沒收或追徵,不可囫圇吞棗。表面上看起來,以上開收賄跑車為例,不論沒收跑車原物或追徵其 300 萬元價額,對行為人而言,被剝奪的都是價值 300 萬元的財產標的,似無顯著區別。然而,從基本權干預及扣押範圍言,沒收與追徵則有天壤之別:沒收跑車原物時,相對人被干預、被扣押的財產範圍僅限於該跑車原物而已,不及於其他財產標的;反之,追徵其 300 萬元價額時,財產干預及程序扣押的潛在範圍及於相對人之「所有責任財產」,亦即,追徵是宣告國家對相對人之公法金錢債權,而相對人之所有責任財產於追徵額度內,也都可能是該公法金錢債權之擔保。本文先以幾則出發案例,鋪陳問題意識。其次,交代追徵條款之基礎規定、立法沿革、對象、裁判及效力等基礎問題;再者,歸納新法施行後之實務重要問題,簡短評釋;最後解析出發案例,代為結語。
目  次: 壹、前言
貳、基礎說明
一、立法沿革及立法理由
二、追徵之對象要件
(一)犯罪所得之追徵
(二)犯罪物之追徵
(三)義務沒收特例與刑總追徵規定
三、追徵 V.估算、過苛及單獨宣告沒收條款
四、差額之追徵
五、追徵之保全程序
(一)「沒收 v.追徵」對應於「沒收扣押 v.追徵(假)扣押」
(二)「沒收 v.追徵」對應於「扣案 v.未扣案」?
六、追徵裁判之效力與執行
參、實務見解
肆、案例解析-代結語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林鈺雄,刑法沒收之追徵條款-兼評相關實務見解,軍法專刊,第66卷第4期,1-15頁,2020年08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