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數位證據之取證及證據能力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林育賢
出版日期: 2020.11
刊登出處: 台灣/司法新聲第 135 期/18-51 頁
頁  數: 34 點閱次數: 2008
下載點數: 136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關 鍵 詞: 數位證據數位資料令狀原則特定明確原則證據評價
中文摘要: 本文先從數位證據的概念範圍進行界定,接著,由於數位證據以不同形式存儲在電子載體或網路空間,因而衍生取證手段的差異,由此也衍生不同層次的基本權干預問題,基此,藉以區別討論取證形式的合法性,並論及由此取證形式衍生的證據評價。在上述討論中,會一併將近期法務部公告《科技偵查法》列為檢討範圍。

目  次: 壹、前言
貳、數位證據之性質
參、取證方式及合法性
一、數位資料的產生及傳輸途徑
二、 基本權干預類型化及適法的干預手段
(一)搜索、扣押
(二)科技定位監控設備
(三)監視器照相錄影
(四)數位鑑識
(五)小結
三、令狀原則及特定明確原則
肆、數位證據之證據評價
一、證據同一性
二、證據使用禁止
(一)依附性證據使用禁止
(二)自主性證據使用禁止
三、傳聞法則
伍、結論
陸、參考文獻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林育賢,數位證據之取證及證據能力,司法新聲,第 135 期,18-51 頁,2020年11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