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援引法律經濟分析探討死刑制度存廢之爭議(Using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to Discuss Pro or Against Death Penalty in Crime of Legal System)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林金龍
出版日期: 2020.10
刊登出處: 台灣/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 39 期/187-228 頁
頁  數: 42 點閱次數: 933
下載點數: 168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系
關 鍵 詞: 廢除死刑超國界法法律理性經濟理性法律經濟分析替換關係鞭刑
中文摘要: 今日,隨著全球化趨勢席捲之下,不僅加速了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一般社會價值也隨之驟變。然而,超國界法與本國法之間對於生命權之認知有不同的詮釋與評價,以致於應否廢除死刑爭議不斷,故如何取得共識遂成為值得探究的議題。本文嘗試以理性觀點之下的法律理性與經濟理性,以及全球化觀點下的超國界法與本國法做為二大主軸,探討死刑制度廢存之爭議。於是,本文藉由比較法學與法律經濟分析作為研究方法,探討超國界法律與本國法對於死刑制度廢存之爭議,如何在法律理性與經濟理性考量之下,維持法律系統於動態均衡。最後,本文發現在以尊重個別社會文化差異、基本人權,全球在地化為前提之下,超國界法律與本國法之鴻溝將隨著時間而消逝。除此之外,基於「有效率的司法」概念,原則上應依據經濟學替換關係理論,以加倍補償替換死刑;例外則以負面表列方式為之。除此之外,在國民對於「廢止死刑」未具有高度共識之前,不妨以鞭刑取代死刑。
目  次: 壹、引言
貳、法律全球化-超國界法律的趨勢
參、傳統刑罰理論之外新思維:法律理性思維 V.S 經濟理性思維
一、法律理性的思辨
二、經濟理性的思辨
三、法律理性與經濟理性的調和
肆、蜘蛛網理論(供需定律)與時間序列下,法律理性與經濟理性的均衡
伍、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發展之平衡與調和
陸、結論
一、死刑制度於超國界法與本國法之間的動態均衡點
二、死刑制度於法律理性與經濟理性之間的動態均衡點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林金龍,援引法律經濟分析探討死刑制度存廢之爭議,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39期,187-228頁,2020年10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