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不作為之正犯與共犯的區分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古承宗
出版日期: 2021.03
刊登出處: 台灣/月旦法學教室第 221 期/20-24 頁
頁  數: 4 點閱次數: 1750
下載點數: 16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古承宗
關 鍵 詞: 不作為犯罪支配義務犯保證人地位
中文摘要: 關於不作為犯之正犯與共犯的區分,不少學說見解採取德國學者 Roxin 所提出的「義務犯理論」。主要的論據為,既然不作為犯消極不實施特定之行為,便不能算是有掌握犯罪的發展歷程,所以犯罪支配不再是決定不作為之犯罪參與者被論為正犯的依據,反而須考量其是否違反保證人義務所對應的結果避免義務,以及是否實現其他的不法構成要件前提等。
目  次: 壹、爭點
貳、義務犯理論
參、主觀理論
肆、本文見解
一、不作為正犯
二、不作為共犯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古承宗,不作為之正犯與共犯的區分,月旦法學教室,第221期,20-24頁,2021年03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