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刑事類實務導讀(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大字第 3426 號刑事裁定等 15 則裁判之說明)
編著譯者:
劉邦繡
出版日期:
2021.03.28
刊登出處:
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
/
第 412 期
/145-162 頁
頁 數:
19
點閱次數:
292
下載點數:
7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劉邦繡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無罪判決
;
單一性案件
;
科刑範圍
;
侵占
中文摘要: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大字第 3426 號、110 年台上字第 826 號及第 78 號刑事判決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或見解,在理論或實務上具有重要意義,特別說明如下:
一、有關審判及上訴不可分之規定,採取體系及目的性限縮解釋,於被告僅就得上訴第三審之有罪部分提起上訴,而檢察官就第一、二審判決說明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並未一併上訴之情形,審判及上訴不可分原則即無適用之餘地。二、於科刑辯論前,並應予到場之告訴人、被害人或其家屬或其他依法得陳述意見之人就科刑範圍表示意見之機會,使量刑更加精緻、妥適,期以達成罪刑相當,罰當其罪之目的。三、「取得」須行為人內在有不法所有之意思,並有表現於外之類似所有人支配其所有物之行為,所持有者係可代替物之情形,於返還前,縱對之有類似所有人之支配行為,屆期若能以同種類、品質之物返還者,即無侵占可言。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5、336 條 (110.01.20 版)
刑事訴訟法 第 267、271、289、348、377、380、393 條 (109.01.15 版)
稅捐稽徵法 第 3 條 (109.05.13 版)
刑事妥速審判法 第 8、9 條 (108.06.19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大字第 3426 號 裁定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34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35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36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39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5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78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1818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282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78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811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826 號 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抗字第 139 號 刑事裁定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抗字第 237 號 刑事裁定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非字第 43 號 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