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徘徊在除外條款與特約條款之間-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2663 號判決
編著譯者:
葉啟洲
出版日期:
2022.01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裁判時報
/
第 115 期
/39-47 頁
頁 數:
10
點閱次數:
237
下載點數:
4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葉啟洲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特約條款
;
除外條款
;
隱藏性義務
;
全有全無原則
;
不真正義務
;
過失
中文摘要:
以司法實務案例探討以下法律爭點:壹、除外條款與特約條款之區分標準;貳、系爭內部控制之遵守與禁止代管存摺印鑑之條款,為除外條款或特約條款;參、除了全部給付或完全免責之外,有無其他可能的解釋方法。
目 次:
本案事實
法律爭點
判決理由
評析
壹、除外條款與特約條款之區別
一、除外條款的意義
二、特約條款之意義
三、區別的實益與區分標準
(一)實質判斷原則
(二)條款屬性與定型化條款內容控制之區別
貳、遁入除外條款之特約條款:隱藏性義務
參、司法實務對於隱藏性義務的反覆態度
一、採取特約條款之解釋者
二、採取除外條款之解釋者
三、採取過失相抵來緩和極端效果者
肆、法律解釋的困境與突破
一、特約條款之法律規範欠缺保護作用
二、以過失相抵酌減給付義務的缺點
三、全有全無原則的緩和
四、以不真正義務之法理作為解釋基礎的可能性
(一)類推適用「過失相抵」作為酌減給付事由
(二)以不真正義務之法理作為酌減給付事由
(三)酌減給付與解除權之關係
結論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217、259、262、356 條 (110.01.20 版)
保險法 第 29、64、66、68、95-1 條 (110.05.26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2663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2141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0 年度台上字第 1257 號 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0 年度台上字第 321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103 年度保險上字第 26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保險上字第 44 號 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02 年度保險字第 54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特約條款之定位與除外條款之區辨
從「全有全無」到「或多或少」-以德國保險契約法上約定行為義務法制之改革為中心
道德危險的除外界限與最大善意原則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