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社維法散布謠言之處罰與言論自由之界限-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109 年度重秩字第 149 號刑事裁定評析
編著譯者:
陳景發
出版日期:
2021.10
刊登出處:
台灣/
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
/
第 41 期
/163-214 頁
頁 數:
52
點閱次數:
24
下載點數:
208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陳景發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謠言
;
假訊息
;
假新聞
;
言論自由
;
言論自由市場
;
法律明確性
;
明顯而立即危險基準
;
真正惡意原則
中文摘要:
散佈謠言、假訊息除了會影響、損害他人名譽外,亦可能對政治--例如影響選舉--、經濟--造成銀行提領潮--、社會--仇視特定族群--、衛生--影響施打疫苗意願--、日常生活--搶購衛生紙等民生物資--及其他公共安寧與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妨害,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其影響可謂更甚以往。近二、三年來,警察機關依據社維法第 63 條第 1 項第 5 款規定,將數以百件的散佈謠言案件移送簡易庭裁定,但其結果卻多數不罰。為瞭解其原因,本文乃選取其中一件裁定不罰之案件--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109 年 7 月 9 日 109 年度重秩字第 149 號裁定--作為探索之對象,並分別從法律明確性、言論自由與明顯而立即危險、散佈者之主觀意圖以及言論內容之真實證明等觀點予以解明。
目 次:
壹、前言
貳、事實概要
參、本案爭點
肆、裁定要旨
伍、本件裁定評析
一、言論自由之意義、機能及其優越地位
二、「謠言」之規範用語明確性問題
三、言論自由與明顯而立即危險
四、散佈謠言之主觀意圖與真實證明
陸、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11、14、23 條 (36.01.01 版)
憲法訴訟法 第 57 條 (108.01.04 版)
中華民國刑法 第 13、230-2、251、310、313 條 (110.06.16 版)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第 104 條 (109.05.06 版)
集會遊行法 第 11 條 (110.01.27 版)
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 2、7、63、63-1、85 條 (110.05.26 版)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新 84.08.09 制定) 第 90 條 (109.05.06 版)
災害防救法 第 41 條 (108.05.22 版)
陸海空軍刑法 第 72 條 (108.11.20 版)
商標法 第 77 條 (105.11.30 版)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第 46-1 條 (108.06.12 版)
傳染病防治法 第 63 條 (108.06.19 版)
糧食管理法 第 15-1 條 (108.07.17 版)
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 第 10-2 條 (108.12.13 版)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 第 14 條 (110.05.31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432 號
釋字第 445 號
釋字第 491 號
釋字第 509 號
釋字第 521 號
釋字第 545 號
釋字第 594 號
釋字第 617 號
釋字第 636 號
釋字第 644 號
釋字第 659 號
釋字第 690 號
釋字第 702 號
釋字第 744 號
釋字第 767 號
三重簡易庭 109 年度重秩字第 149 號 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 62 年度法律座談會 刑事類第 14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美國誹謗法所稱「真正惡意」法則之研究
「言論自由」導論
言論自由:第二講 言論自由的雙軌理論與雙階理論
言論自由:第五講 言論自由、誹謗罪與名譽權之保障
虛假訊息與法律管制-我國現況與建議
假消息管制之立法問題
假消息:謠言或不實訊息的規範競合關係-以衛生紙之亂為例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