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盜用信用卡為「感應式支付」之犯罪評價-以刑法第 339 條之 2 為中心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古承宗
出版日期: 2023.06
刊登出處: 台灣/月旦法學教室第 248 期/17-21 頁
頁  數: 5 點閱次數: 995
下載點數: 20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古承宗
關 鍵 詞: 詐欺施用詐術感應式支付不正方法
中文摘要: 無現金的卡片交易早已行之多年,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不論是出於避免人際接觸的衛生因素,或是限制市民戶外活動等,都讓此種交易型態變得更為普遍,再加上通訊科技的發展,卡片交易趨於簡化與便捷,以持續活絡市場經濟。消費者使用實體的信用卡付款,其中運用了短程無線技術,使內建晶片的卡片與具有感應功能的結帳終端機進行資料傳輸,進而完成付款。因為感應式支付不要求使用卡片之人輸入 PIN 碼,而且不以在簽帳單上簽名為必要,所以衍生的爭點為:行為人無權使用他人之信用卡為感應式付款,是否還有可能構成「施用詐術」及「使相對人陷於錯誤(或稱之為以施詐為條件的陷於錯誤)」?倘若答案為否定者,那麼改論為「不正方法使用付款設備」的條件為何?
目  次: 壹、問題意識
貳、施用詐術與陷於錯誤(刑 339II)
參、不正方法使用付款設備(刑 339-2II)
一、不正方法之解釋
二、本文見解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古承宗,盜用信用卡為「感應式支付」之犯罪評價-以刑法第339條之2為中心,月旦法學教室,第248期,17-21頁,2023年06月。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