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期刊
  • 社群分享
論著名稱:
科技偵查立法藍圖-刑事訴訟目的試金石
文獻引用
編著譯者: 王士帆
出版日期: 2023.06
刊登出處: 台灣/最高檢察論壇創刊號/23-43 頁
頁  數: 20 點閱次數: 989
下載點數: 80 點 銷售明細: 權利金查詢 變更售價
授 權 者: 王士帆
關 鍵 詞: 科技偵查資訊科技基本權M化車科技方法
中文摘要: 本文先說明科技偵查為何衝擊發現真實與人權保障。其次,檢視應變不足的法律現況,印證現行《刑事訴訟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科技干預授權不足,至於《警察職權行使法》,則因立法設置目的有別,自始不適合作為科技偵查法源。接著,在推動科技偵查法制化的命題下,科技偵查立法藍圖應有法律保留原則,比例原則與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憲法高度,並建議使用「科技方法」概念,採取干預功能類型化的授權規定。最後,以結語總結全文。
目  次: 壹、前言
貳、科技偵查衝擊刑事訴訟目的
一、他山之石-德國推動科技偵查立法
二、雙重衝擊
三、科技偵查的法律審查模式
參、我國法現況
一、應變不足
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干預授權有限
三、行政警察作用的《警察職權行使法》
肆、科技偵查之立法藍圖
一、憲法高度:法律保留、比例原則與救濟權
二、「科技方法」法律概念
三、住宅外科技監視追蹤
四、監聽非公開言論及談話
五、干預資訊科技系統
伍、結語
相關法條:
相關判解: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王士帆,科技偵查立法藍圖-刑事訴訟目的試金石,最高檢察論壇,創刊號,23-43頁,2023年06月。
返回功能列